第66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起到好的改变的大臣水工,那都是别的国家的人。

    他对韩非道:“赋税虽然没有减少,却推迟了?”

    韩非道:“推迟?”

    老农道:“今年不征收赋税,而将今年的量平摊到未来五年,我国的赋税比之山东六国本来就不算多,现在又有郑国渠可以保证每年丰收,五年还一年的赋税,这对我们来说并非难事。”

    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轻松。

    韩非恍然大悟,这真是好办法!

    如果是非这年头的人,一听见这说法脑海中就会浮现分期付款的概念,但是在土地私有制才蓬勃兴起的战国末年,分期付款制度可以说是非常超前了,叶孤城才提出来的时候可是废了很大一番功夫才说明了不太会变通的秦国族老,当然还是因为有嬴政与吕不韦支持他最后才能通过。

    不过因为新政实行的原因,朝廷上涌入了一大批很敢想并且勇于做的年轻人中年人,所以这概念才被提出来就被他们轻而易举地接受了,也没有耗费额外的力量。

    韩非也连连点头,他已经看出了,这政策背后的巨大影响。

    在同老农说完之后,他就将视线投到了吕氏春秋上。

    因为吕氏春秋也就才写出来,所以目前只在秦国内流传,他可以说是最早看见吕氏春秋的外国学子了。

    身为法家集大成的韩非对糅合各家学说没什么意见,因为他的学说本来就是从申不害的“术治”与商鞅的“法治”中提炼出来的。

    韩非身上有许多头衔,比如说是道家最能继承老子学说,又或者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老师甚至还是儒家的大师,总而言之,他本人应该能算是各家的集合体了,正因为如此,吕不韦将百家学说汇聚于一本书中的行为并没有让他厌恶。

    韩非想,如果吕氏春秋真的代表了秦国新政治,定然可以将秦国建设成一个更好的国家。

    山东六国,绝不是秦国的对手。

    韩非在心中叹了一口气,环境再严酷,形式再严峻,他也不能放弃啊。

    毕竟,韩国是自己的母国,他是韩国的公子,保住自己的国家,可以说是他的责任与义务了。

    他要好好想想办法,最起码,能够让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之中存活时间最长的一个。

    如果那样的话,他也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咸阳大市给了韩非足够的冲击,在短短几年之中,这座城市无论是经济也好,民生也好,都得到了足够的发展。

    韩非可以说,这里的文化底蕴虽然没有山东六国深厚,却表现出了一种另类的勃勃生机。

    超过六国指日可待。

    在渭北视察过后自然就轮到了渭南。

    韩非一过桥,就睁大了眼睛,可以说渭南给了他新的震撼。

    山水风光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来形容渭南。

    考虑到这种先进的旅游业模式在遥远的春秋战国从来没有出现过,韩非看着渭南精致的建筑简直说不出话来。

    不用怀疑,这里的房子和秦国传统的房屋一点都不一样,不仅如此,还有没有山东六国任何一个国家的痕迹。

    建筑堪称巧夺天工,远远超于这个时代的设计。

    但无疑,这里的建筑是美的。

    西门吹雪:……

    深藏功与名。

    渭南的建筑设计虽然是叶孤城送上去的,但大部分都是由西门吹雪完成。

    无论是西门吹雪还是叶孤城都是当贵族养大的,也就是说他们同江湖浪子不一样,会许多十分风雅的技艺。

    丹青。

    西门吹雪可以说是非常擅长作画了。

    感谢中古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西门吹雪画出图之后,工匠就能自寻华点,将房屋制造出来。

    毕竟是能够完成秦始皇陵如此庞大工程的工匠,制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