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样才好养精蓄锐。

    不只是斗祁和蒍吕臣,彭仲爽和潘崇也站出来应和,虽然七成的人主战,但是主和的都是大司马、莫敖、司败这样的高层人物,士大夫们顿时又随风倒,最后只剩下三分的人主战。

    吴纠想了想,便说:“诸位爱卿所言甚至,郧国这一战,寡人也以为还是作罢。”

    他说着,又说:“潘崇。”

    潘崇立刻站出来,说:“崇在!”

    吴纠说:“交涉郧国的事情,就由你来主持,务必给寡人一个满意的答复,虽然这一仗不打,但是也不能让郧国再猖狂下去。”

    潘崇立刻拱手说:“是,崇领诏!”

    吴纠点了点头,随即又说:“既然说到民生这个问题上,寡人倒是有一件事情,想了很久,趁着这个时候,与大家说道说道。”

    众人立刻看向吴纠,不知他要说什么,吴纠笑眯眯的说:“如今我楚国已经扬威千里,又与周国修好,可谓是暂时平定外患,短时间内,恐怕周边国家都不敢与我楚国抗衡,那么寡人想着,就该发展发展我楚国内部……寡人想……”

    他说着,顿了顿,扫视了一眼众人,说:“办几所学堂。”

    他这么一说,众人还以为什么大事儿,原来是办学堂,很多士大夫心想,就跟谁没办过学堂似的。

    其实学堂这个东西,早在西周就已经有了完整的体系,周朝有大司乐,其实就相当于彭仲爽现在的乐尹,音乐在那个年代,是具有礼义教化的作用,因此大司乐乃是学堂的最高领导,就相当于现代的教育局局长。

    西周有贵族学堂,也有乡学,当然都是针对有钱人有权人准备的,平头百姓根本不会去上学,因为那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有时间多种块地,还能糊口吃饭呢。

    西周的学堂也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专门教育学生,学习小六艺。

    不过随着时代的推移,进入东周春秋之后,学堂渐渐消磨殆尽,为什么?自然是因为连年的争斗打仗,钱财全都用在诸侯争霸上,再加上周天子的权威被削弱,学堂也跟着慢慢消失。

    到了如今的春秋中叶,基本没有什么学堂了,官学没落,私学却渐渐兴起,自然了,也是针对有钱人有权人,像是楚王熊赀,他的老师就是从申国请来的葆申,这便是私学的代表。

    但是吴纠所说的,可并非是私学,也并非是针对有钱人有权人的官学。

    吴纠笑眯眯的说:“寡人所说的学堂,是针对平头百姓的乡学。”

    “什么?”

    “百姓?”

    “百姓读什么书?”

    “都读书了,谁去种田?”

    “就是,这不可行……”

    吴纠这话一出,路寝宫顿时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质疑着吴纠的决定。

    吴纠所说的话,在那个不开化的年代,就跟女人识字一样天方夜谭,但也不是不可能,女子可以认字,例如文姜宣姜,还是赫赫有名的才女,例如桃花夫人,都会识字,但是前提是,她们是贵族。

    抛开了贵族的圈子,一个普通百姓想要读书,就跟一个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