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盘的战略情况而言,它却已经尽到了决定 xi_ng 的义务。它必须尽可能久地牵制尽可能多的围攻兵力。”

    “您的计划真是无可挑剔。似乎第6集团军就是为了成就您而存在的。”米尔希轻哼了一声,语气很不屑,“既然您能在这里侃侃而谈,当初为什么不飞进合围圈里看看情况呢?”

    “虽然我并没有进入合围圈,但这并不说明我惧怕进入合围圈。这只是单纯的为了更好的指挥顿河集团军群而已。事实上,保卢斯他也曾要求能空运几个全副武装的营进去,这样斯大林格勒就仍有继续抵抗的希望。但我无法答应他的要求,因为已经没有必要的补充兵了。而且自从第4装甲集团军的救援作战停顿之后,也就再没有把增援兵力送入包围圈的理由。要知道,有许多指挥官和参谋人员在假期届满之后,纷纷飞回包围圈中,这已经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了……”

    米尔希静静地听着曼施坦因这么说,但当他听到“这些军官——有许多都是系出名门的,他们自己都坚决要求返回部队”时,他突然感到一丝不舒服。眼前的这个人也是出身名门的贵族,那种天然的优越感让平民出身的自己本能的反感。但他不想再和曼施坦因争执下去了,因为对面这个人有足够的能力为自己自辩,即使自己对他的理由反感到了极点,自己在逻辑上也挑不出他的一点错误。他决定不再浪费时间了,毕竟第6集团军的结局已成定局。

    于是米尔希取出了蔡茨勒刚发来的通报,曼施坦因那里也有一份一模一样的:“本部曾经收到下述无线电报:‘要塞只能再守几天了。由于没有补给送达,部队已经疲惫不堪,兵器也都不能移动。若丧失最后一个机场,补给即将完全断绝。已经没有据点可以继续执行死守斯大林格勒的任务。俄军早已能够渗透许多地点,部分地区因人员全部阵亡而失守。不过军官和士兵的英勇仍未稍减。为了作最后的一击起见,应该命令各单位分组向西南突围。部分人员或能突围,并可在敌后造成混乱。若不采取行动,则无异于使所有的人员同归于尽,或是被俘,或死于饥寒。我并建议空运撤出少数人员(军官和士兵都在内),作为未来作战中的专门人才使用。适当的命令也应立即颁发,因为机场设施不会维持太久。请列举姓名,当然不包括我自己在内。——保卢斯。’

    本部已给予下述答复:‘来函敬悉。与我本人4天前所作的建议完全相同。在我再度呈明之后,元首已作下述指示:一、关于突围方面:元首保留最后决定权。必要时请再请求。

    二、关于人员的空运撤出:元首在目前不拟考虑。请派齐兹维兹来此间再作申述。我将带他去见元首。——蔡茨勒。”

    米尔希无声的叹了口气:可怜的弗里德里希……

    作者有话要说:保保真可怜,为数不多的渣渣都让乃碰上了,去了苏联还得忍受萝卜渣,唉,保保乃节哀吧~~

    曼曼的渣,属于逻辑派的渣,渣到一定境界的渣,无法评价啊~~

    东西线的灾难

    毫无疑问,斯大林格勒已经注定要成为一场灾难了。现在元首和宣传部面对的难题就是如何让这场即将到来的灾难发挥它的最大意义。

    施蒙特一边整理着手中关于斯大林格勒的报告,一边回忆着戈培尔在三天前的会议上用确定无疑的口吻说的事实:“斯大林格勒合围圈里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德国新闻界一定为这场在斯大林的城市进行的伟大战役的胜利准备好了报道——如果有必要的话会发增刊。”

    “胜利”!他轻声的嗤笑了一下,当然,这是指精神上的胜利。不过,说起来,现在第6集团军里应该陆续有军官和士兵撤离了吧。这个撤离计划被第6集团军称为“诺亚方舟”计划。而元首,尽管他已经彻底放弃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但他似乎决定重新组建一个第6集团军——就像凤凰涅槃重生一般。而且就在今天,这个想法最终变成了一个计划。施蒙特轻轻敲打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