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然记得。”莫洛托夫想起了那个时候,那时候的他们西装笔挺,彼此说着代表统治者意志的话,私下里用眼睛传达内心的欢愉,那时候的他们不需要忧虑彼此的 xi_ng 命。

    “现在,我不要你记着我了,你忘了我吧,忘了吧……”里宾特洛甫的声音逐渐低了下去,低到听不见了。忽然,他的音调又高了起来,“都忘了,没有什么是值得大权在握的莫洛托夫先生记得的事情!”

    “约阿希姆!”里宾特洛甫的话如同尖锐的钢针,直刺入莫洛托夫的心脏,鲜血混合着咸涩的液体,在 x_io_ng 腔中翻涌,引发了又一连串的咳嗽。

    “维卡,忘了我吧,总有一天你会忘了一个叫里宾特洛甫的人的……”里宾特洛甫的脸上露着一丝哀伤的笑意,莫洛托夫不知所措的在上面落下一个吻,苦涩的滋味蔓延在彼此的唇齿间。他们 都知道,自此以后,就是永别了。

    w

    作者有话要说:小可怜外长,必须虐一下不解释。啊啊,下午还要开会,真心烦死~~不过外长那句beautifulmoirs真心让人嘴角抽抽,外长,你太自恋了有木有~~

    800 绞刑(上)

    当听说了纽伦堡法庭的判决结果,舒伦堡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为自己能逃过这一劫而由衷的庆幸。当初帝国覆灭的时候,他随同贝纳多特伯爵一起来到瑞典,随后便隐姓埋名的躲在这里。然而他也只躲到1945年6月,就被带回了纽伦堡。舒伦堡本来对此心怀忐忑,不过他很快被告知,他不必加入这些人的行列,只需要作为证人出席,这让他总算松了一口气。

    在法庭上,舒伦堡又见到了他那些昔日的同事和上级,这种感觉真是让人感慨万千。他看到了里宾特洛甫,他曾经十分看不起他。在当时的舒伦堡看来,通过瑞士、瑞典来推进苏德战争的谈判是最合适不过的,要不是里宾特洛甫的目光短浅,政策呆板,以及他那种无视一切挫折的难以置信的自大和乐观主义,他现在没准都不必站在这里充当证人了。舒伦堡想起那时候里宾特洛甫的一些举动,不禁觉得正是他当时的短视导致了他现在的死刑,要知道当时自己好不容易推动出一点谈判的可能,里宾特洛甫居然表示在同意和苏联人会谈之前,他要求对方先证明自己的代表不是犹太人血统。即便苏联人当时的愿意谈判只是一种逼迫盟国开辟第二战场的策略,但里宾特洛甫也做得过火了,因为那时候的德国根本没有拒绝他们的本钱。

    不过盟军到现在都不清楚缪勒的下落,这倒是让舒伦堡很是遗憾。舒伦堡想着自己和缪勒在帝国末期的相互利用相互角力,只觉得都好像遥远的梦境。不过自己现在能得到宽待,总算是由于缪勒某种程度上的网开一面。当初自己提出准许自己照管那些有名望的犹太人被拒绝,但缪勒总算准许自己和各种盖世太保机关的负责官员联系,自己也因此能够弄清楚许多被囚禁者关押的地点,想办法让他们在伙食和居住待遇上得到改善,并且使他们能够收受食品邮包;在某些情况下,自己还能够让他们穿上平民服装,住到旅馆里,安排把他们遣送出境。虽然当时的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无穷无尽的官场手续,但现在看来自己做的是一桩颇为合算的买卖,至少保住了自己的 xi_ng 命。

    看到戈林、约德尔、雷德尔他们纷纷向管制委员会提出上诉,请求将绞刑改成枪决,舒伦堡虽然佩服他们的勇气,但却并不以为然。如果是他自己面对着一切,他可不会这样逞英雄。他有时候会想到海德里希,不知道是否该羡慕他在帝国最鼎盛的时候早早去世。这样他就不必看到现在烟消云散的帝国,和它残留下的那些可怜的遗民。而自己,也是其中之一,最美好的年华和最真挚的感情都随着第三帝国一起埋葬在历史中,成为书中的一页过去。

    由于舒伦堡在帝国末期为挽救犹太人和促成谈判做出的努力,他没有被列入纽伦堡的审判名单。直到1948 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