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衣飞石的态度,不是谢茂的态度。衣飞石有些惊慌地看着他,他撂下朱笔,将头歪在衣飞石怀里躺下,说道:“迟早也是要帮朕看折子的,早些习惯吧。”

    这事儿只怕不大好习惯。

    衣飞石看着堆积在书案上的高高几摞奏折,第一次感觉到沉重。

    他没有那种初次察觉到“一字决断天下”的激动。作为曾经领兵十万的将军,他太明白权力的滋味。如今奏折朱笔皆在咫尺之间,衣飞石唯一能感觉到的,只剩下沉重。

    皇帝写折子,很少会露出个人情绪,用词也很固定,很难被底下人猜测到真实情绪。

    今天皇帝把他的情绪写上去了。

    他说须羊县令可恨,皇帝就在折子上写了一个“可恨”。

    内阁看见皇帝的朱批会怎么想?刑部看见皇帝的朱批会怎么想?

    皇帝都说须羊县令“可恨”了,须羊县令还能活吗?甚至——须羊县令还能“好死”吗?

    简单两个字,皇权就影响了刑部决案的结果,宣判了一个人的结局。

    衣飞石心里明白,皇帝这是教导也是提醒自己。既要他尽快适应朱批所带来的权力,又要他明白朱批对治下百官庶民的威力。

    正所谓案上一点墨,民间千滴血①。

    丹朱之笔,字字鲜红,不正是提醒为君者须字字谨慎么?每一个字都不能乱批。

    ※

    黎王奏折回京,照例有给太后的请安折子。

    衣飞石觉得意外的是,皇帝居然亲自跑了一趟,去长信宫代黎王送信。

    至长信宫后,谢茂和太后一起看了黎王送来的家书,太后难免关心谢范在黎州如何了,是否安全——事涉两位阁老之争,凶狠起来说不得就要见血杀人,太后在文帝朝见得多了,所以担心谢范的安危。

    谢茂叫太后宽心,说六哥正认真查案子呢,讲故事一样把江氏案子跟太后说了一遍。

    这一日,两位皇子、三位郡主都在长信宫玩耍,也都把这个民间故事听了一遍。

    太后还未说话,谢茂就问道:“沃儿、泽儿怎么看?”

    谢沃压根儿就没认真听,冷不丁被抽问一句,磕磕巴巴地说:“儿臣觉得,皇父说得对。”

    谢茂看着这个近两年长胖了一圈的小胖子,笑着摇摇头。自从谢琚闯宫之后,谢沃这小孩儿就自暴自弃了,书不好好念,功夫也不认真学,每天就知道吃吃喝喝,反正太后不管他,谢茂也不是很顾得上——总不能不给孩子吃喝吧?

    “你怎么看?”谢茂又问谢泽。

    谢泽习惯 Xi_ng 地紧张,一被问话就紧蹙眉头,如临大敌,绞尽脑汁想要答一个完美答案:“以儿臣看来,江氏女不孝,富户为富不仁,县令当官不为民做主,都该处置了。”

    谢茂点点头,感觉到谢绵绵眼含渴盼的望来,也转身问道:“绵绵怎么看?”

    “孩儿以为,那投河自尽的小江氏才是不孝至极。”谢绵绵立刻答道。

    她说话时故意瞥了谢团儿一眼,“她长姐被恶人抢了去,家中只得一个老父,何等孤苦无依?便是为了老父亲,她也该坚强勇敢地活着,岂能抛家弃父,一死了之呢?她死了是干净了,留下老父睹物思人,岂不伤心难过?父死子继才是天理人伦,叫白发人送黑发人,就是大不孝。”

    谢团儿曾带着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