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候,都是太后监国。那黎王手里有卫戍军,太后的心腹沭阳侯就在新州……掐指一算,被皇帝廷杖的衣飞石不也是个领兵的将军吗?

    难道太后想篡位?!

    “你脑子能想点正经事么?”

    蔡府书房里,点着一盏孤灯,不远不近地坐着四个人,手边只有一杯清茶。

    因是议事,说话就行了,不需要读书写字,自然也就不需要灯火通明。

    坐在这里的四人中,除了左都御史蔡振蔡老大人,剩下的也都不是蔡家子弟,而是南明派在京中的中坚力量。

    吏部尚书米嘉芝。

    太常寺卿左味。

    翰林院侍读学士池枚。

    作者有话要说:

    谢团儿:大恩不言谢!

    衣飞石:别啊,那是你皇爸爸骗你的……

    第166章 振衣飞石(166)

    米嘉芝是近年才被皇帝简拔的南明派宿老。他的年纪比孝帝还大一些,在文帝朝中期还混得挺好,架不住文帝朝后期孝帝得了势——孝帝讳芝,他这名字就犯了讳。

    名字是父祖所赐,因做官犯讳就改掉名字,那是不孝。

    除非有皇帝开恩下旨,由皇帝帮着改名字。皇权大如天,这就没人指责不孝了。

    然而,当时局势微妙,孝帝为储却非君,米嘉芝也还没有才华横溢到被皇帝爱不释手的地步,所以,混来混去,他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从官场消失了——也有一些当时朝局混乱,米嘉芝果断选择退隐全身的考虑。

    谢茂对孝帝没几分敬重的心思,提拔犯讳的官员没有丝毫心理压力。

    前世他就用过米嘉芝,单学礼飞升入阁之后,吏部尚书之位空悬,恰好米嘉芝不甘寂寞在庐阳搞文集卖才名,引起了谢茂的注意,干脆就把他召进京来了。

    米嘉芝作为南明派的宿老之一,文帝朝的两榜进士,徒子徒孙不少,十数年来才名远播,当年在吏部的考评也非常好看,是个能办事的人,所以,他被皇帝召回来也没遇到什么阻力——内阁谁不知道皇帝和孝帝不太痛快?皇帝非要用犯了孝帝讳的米嘉芝,陈琦和吴善琏怎么敢去拦?

    米嘉芝是南明派第二个握有实权的新晋大佬。——第一个实权大佬,就是左都御史蔡振。

    如今,这两位大佬都静静坐着,一言不发。

    坐在另一边的太常寺卿左味和翰林院侍读学士池枚,一个官位堪堪够着了三品,所在的衙门却没什么实际权力,另一个干脆连官位都只有从四品。左味与池枚能坐在这里,是因为他们在南明学派中地位崇高,左味是前任党魁左英轩之子,池枚则是五老先生的亲传弟子。

    左味才失声问是否太后要篡位,就被师兄池枚训斥了。

    左味能当上太常寺卿,多半还是朝廷念着他亲祖父左力阁老和他亲爹南明党魁左英轩的面子。真正论学问聪明,他比池枚都差一截。他本人也知道自己资质不行,对师兄非常敬服。

    左味也是被最近的消息打懵了才信口胡说,他本人也不相信太后会篡位。

    篡位这事儿不容易做的。

    太后的心腹沭阳侯已经被皇帝打发去了西北,朝中的林附殷一党也已经成了皇帝的陈党,文武都没了根基,太后拿什么篡位?勾连衣家?衣家根本没有扶立太后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在坐四人都知道谢范是犯了什么事才被皇帝厌弃。

    ——就是东胜党那一点儿破事,和篡位根本没关系。

    “听事司没有去翰林院拿人?”米嘉芝问池枚。

    池枚今年四十六岁,在翰林院一蹲就是近二十年,若说不憋屈,那是假的。

    可是,形势比人强,实在没办法。

    南明派宗师与东胜派宗师同出一门,文帝朝时,东胜派出了一位太子太傅,整个学派都成了坚定的谢芳党,哪晓得谢芳死于诸秋大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