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将大多轮流在外戍守,站班上朝的人数比文官少一半。”

    第三点,王又伦没好意思说——默认的潜规则是,文官可以两三个群殴一个,武将武力值高,若两三个围攻一个文臣,妥妥的欺负人,所以武将从不群殴。

    再说,皇帝不想看文武抱团,更不愿看到的是武将抱团。

    “轮流戍守?”沐慈提出疑问。

    王又伦看向天授帝,天授帝点了点卫终:“你日常负责与枢密院联络,便大致和九郎说一说。”

    卫终巴不得有个表现机会,立即解释起来……

    大幸只有唯一的一支正规军,归皇帝统辖,所以称“禁军”,共计24个番号,每个番号定额2万兵员,加上统领和指挥使等职务,共计五十万人。

    禁军分为四个部分,拱卫京师安全的称作御前六军,侍卫六军,是守备京师的力量。戍守边境的有戍勇八军,番忠四军。

    御前六军:捧日军、拱圣军、龙威军、神威军、骁胜军、破敌军。

    侍卫六军:龙骑军、鹰扬军、广胜军、广捷军、崇捷军、崇锐军。

    戍边八军:云骑军、云翼军、勇毅军、勇武军、雄威军、振威军、忠毅军、忠节军。

    蕃忠四军:西河忠骑、破戎勇骑、蕃部直骑、南林鬼骑。

    每个番号根据需要,步兵马兵各有侧重,还有水军的存在。

    采用轮换防区戍守的制度,其中御前六军、侍卫六军,其实每年各只有4个番号驻扎在天京城,各有2个番号是轮换到边境打仗去了的。一是为了让各军,特别是京备两部十二番号见见血,增强实战经验。以免天长年久,京师两部禁军娇气软弱,实力降低,打不过边军,还怎么守备京师?二来,也将边境几个伤亡较大的番号从西北战场撤下来回京休整,让边军能喘口气。

    将领也随之轮换休养,防止边军将领拥兵坐大,所以站班上朝的是留守京备与换防回京休整的武将,再除去坐镇各地的,只有一小半在朝堂上。所以文武两边全部开打,能打个旗鼓相当。

    值得一提是番忠四军又有不同,其中西河忠骑是被打败的西凉人组成的,防区永远在北边,用来对抗北戎。一般戍守在北部边境对抗北戎。破戎勇骑则是原北戎中亲大幸的部落兵员组成,守在西部边境对抗西凉。

    蕃勇直骑是高蕃人和一部分其他部族的人组成,守在南理国边境。南林鬼骑是南部密林中的部落兵员,属于丛林骑兵,守在高蕃边境。

    这种穿插,为的是保证各自的忠诚,防止面对同族不忍下手产生的叛变。更用以加大几个国家,种族之间的矛盾,防止几个蛮国变成“亲密无间”的“兄弟之邦”,像十一年前那样共同对付大幸。

    不得不说,定下这种轮防制度的太宗皇帝,还有把穿插防守发扬光大的天授帝,实在是非常聪明,有远见的帝王。

    沐慈也不吝惜赞美,道:“这种轮换穿插制度,的确很有远见。”

    天授帝笑了,露出志得意满之色,心情大好,高兴道:“这是军事制度,另外你想制度政务……”

    “不,只是政治制度。”沐慈纠正。

    “好,政治制度,这个可以让王爱卿细细和你说,如果你有精力,身体休养得好些了,朕可以安排其他宰执,六部官员过来,你有想问的也可以问他们。”

    天授帝之所以大方,是因为沐慈这个孩子,别看年纪小,却意外比任何人都清醒,应该不会越界。而且他也在沐慈身边安排了人,随时报告他的动向——孙猴子再厉害,跳不出五指山。

    沐慈心里清楚天授帝的想法,心绪宁静,接受了他的安排。

    王又伦和卫终:“……”他们有点被吓着了,居然让三省六部的官员都过来……呃,授课!这代表几个意思啊?

    ……

    沐慈精神不济,上完课就倒了,天授帝嘘寒问暖都被无视,只好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