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让他们有所依靠,觉得杨珏是厚待他们的,而不是让他们在朝中举步维艰。

    这些八国的官员肯定会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好处,这也是杨珏的考虑,否则玄国的官员未必会对其他八国善待,以胜利者的姿态作威作福,□□其他八国的土地和百姓,这不是杨珏希望看到的,所以他要找人来制衡。

    等过上两代之后,这些国家之间的隔阂矛盾都会消亡。

    而且杨珏对陆珺琛以及其他开国功臣也有所忌惮,他要削权,就必须用一个一箭双雕的方式来动手。温采宁以后会作为其他八国的一把手跟陆珺琛抗衡,避免陆珺琛做大,以及其他开国功臣放肆。

    与此同时,杨珏将沉夙负责的暗卫营正式改名为玄冥卫,接管西京城十万禁卫军。负责陪王伴驾,直接听命于君王,执法办事不受官员限制,直达天听。

    负责监察百官,为君王耳目。

    沉夙官封玄冥卫指挥使,成了西京城最大的兵权拥有者。

    这样一来,原本王都禁卫军都是要交给当朝太尉统领,现在却直接听命于君王了,也就是说,在王都,再想有人从禁卫军下手谋朝篡位,就是做梦。

    虽然看起来好像是故意制造分裂,三方分庭抗礼,但是不管下面怎么争斗,最后得益的都是杨珏。再也不会有人可以单方做大,会受到各方限制。

    玄国大臣们都完全呆了,他们一直都以为杨珏要拉着玄国为沐稳殉情,所以对前线战事不管不问,他们一个个都还想着去投诚呢。其中当然也有官员这样做了,谁知温采宁直接把投诚的名单带过来了,一个个都是诛九族的下场。

    而且看到杨珏对温采宁的情谊,大家都明白了,杨珏根本不是不管不问,而是早就跟温采宁通过气了,就等着轩辕境带兵出征之后里应外合呢。

    而杨珏故意的颓废,只怕也是为了测试一下手下人的忠心,那些按耐不住找后路的,其实早就在杨珏的算计中。而且杨珏这么多的整顿,也绝不是一朝一夕想出来了,可能早就酝酿许久了,只等最后的统一。

    虽然玄国大臣们早就知道杨珏只是看上去简单,实际上行事诡异,你只看得到他每天浅淡的回应,却看不到他内心里就在在想什么。可是杨珏这一次跟温采宁里应外合,让玄国一统天下的事情,才真正让这些大臣胆寒。

    杨珏这质子当得简直逆天了,直接把敌国的官员给策反了。

    官员们大多只是求生存,安顿好他们的家人,给他们高官厚禄就可以,但是对于轩辕皇室,却不能简单了事,这才是真正头疼的问题。

    朝堂上已经因为对轩辕境是杀是留的问题而大起争执,温采宁带领的八国官员自然是为轩辕境求情,虽然不知是真情还是假意,但是这是臣子本分。免得让杨珏和爱他官员觉得他们狼心狗肺,那么杨珏也不会高看他们一眼。

    只是他们现在已经是杨珏的臣子,那么也不能多言,只是开一句口而已。

    玄国官员们就可以大抒己见了,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杨珏的人,所以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是站在杨珏和玄国的立场了,没有那么多顾虑。

    一方人认为轩辕境留不得,此次胜利只是因为炎国一众大臣临阵投诚,这才让玄国有机可乘,并不代表炎国就这样消亡了,不少暗中势力依旧在蠢蠢 y_u 动。

    另一方人则认为杨珏已经赢了,要以德服人,不宜再赶尽杀绝。否则杨珏杀了轩辕境,又要将整个轩辕皇室肃清,实在不是仁君所为,难以服众得人心。

    杨珏坐在龙椅上沉思,好像根本没有听下面一众臣子的争执。

    直到散了早朝也没有争吵出个所以然,杨珏直接回一心宫了。

    陆珺琛被一众臣子簇拥着走出朝堂,另一边,温采宁也被一众臣子簇拥着走出来,两边的臣子从一开始就只能站在属于自己的一边,自然将对方视为死敌。

    不过那八国的臣子毕竟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