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方的厢军和乡兵,还有十五万是新募兵员;十五万水军有超过一半是新募军士,二万禁军,五万是招安的绿林水盗。

    这五十三万陆水军中,除了已历战阵的洛阳军和种瑜军外,唯有名花流钟相、杨幺统领的一万水军纪律严明、进退有序,其余诸军皆缺乏训练,且军纪松弛,编制混乱,战斗力低下,亟需整合。

    卫希颜经这番实地巡军,又结合种瑜、吴阶等统兵将帅的意见,兵制改革方案愈发成熟在心。

    九月初十,卫希颜回到临安时,江南的京都依然桂子飘香。

    她出行洛阳前,何栖云刚到凤凰山庄几日,她因忙于国师祭典,为何栖云接风洗尘后也未得有闲与之静心叙话,此番回京带了种瑜信函,亲手交给这娴静如空谷幽兰的女子时,便少不得要打趣几句。

    “栖云呀,靖岚说很想念你哦!”

    何栖云接过信函,粉颊微红,心下急着回房折开细看,却在卫希颜调谑的眼神下只得静坐不动,垂眸浅笑不语。

    李师师、希汶与何栖云当年齐名帝京,闻名相交已久,两个多月处下来,更是情谊深厚。希汶赶紧笑着拉走姐姐,李师师拉起何栖云,娇声媚笑,“妹妹莫理她,先回房去。”

    卫希颜与妹妹在竹林中漫步,说起北方军中的趣事,希汶笑声不绝。行了一阵,卫希颜忽然笑道:“汶儿要到双十年华了吧。”

    希汶侧眸一笑,“姐姐嫌我老了不成?”

    卫希颜扑哧一笑,所谓近墨者黑,她这位华美高贵的公主妹妹已被李师师给熏染得越来越贫嘴了。她笑道:“汶儿和名大哥的好事也当近了。”

    “姐姐急着嫁我出去么?”

    卫希颜笑道:“我自是不急,怕是有人等急了!”

    希汶沉吟不语,名清方确实已等她很久很久,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可等?她含笑抬眸,美目溢动着华彩,“姐姐!”

    卫希颜明了她心意,微笑拍拍她手,“过几天,选个吉日定下来吧?”

    “嗯!”希汶低笑,轻点螓首。

    *********

    三天后,名可秀从广州回到临安。

    她南下十余日,主要是巡察明州、泉州、广州等地的外贸商事。东南五大商会——泰昌、永隆、安和、宏远、怡兴,均有名花流势力渗入,这五大商会几乎掌控了东南的整个盐、粮、海运经济,其中泰昌商会由名花流直接掌控,也是东南最大的海商。

    名可秀此行主要是召集海商会议,实施规模宏大的海外贸易计划。在江湖中,她是威名卓著的名花流宗主,但在商贸行业,她更为商人们所知的是杭州商会(后易名为京都商会)的会长和东南商会的会长。

    她此行选的恰是时机。南廷刚刚颁布《船坞条法》,鼓励私商造船,又对神宗时的《广州市舶条法》进行修订,颁布新的《海事市舶条法》,鼓励海外贸易,扩大私商的行商权利,后举对海商刺激尤重。

    因当年《广州市舶条法》中规定:朝廷对海外货物实行“抽解”(征税)和“博买”(征购)政策。其中抽解是海商以舶来商品的十之一、二冲抵税金,博买则是官府以低价收购大部分舶来品,由官府把持榷运交易,低买高卖获取厚利,只余少部分舶来品允许海商自行贩易。

    此规定无疑有二个弊端:一是限制了海商的私营利益,不利于海外贸易的扩大;二是由官府掌控买卖,难免出现贪腐现象。名可秀把持东南海商商会已久,深知其弊,经由政事堂出台新的市舶条法便是为了革除弊端、扩大海外贸易,以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

    因此,名可秀八月的东南之行,表面为海商召会,实则为朝廷税赋而去。

    南廷在新立后,政事堂曾下令户部统计财政收入。

    赵佶当政期间,年财政收入达到八、九千万贯,堪称历代最富,但因冗官冗兵的薪俸支出,以及对辽、夏、金的巨额岁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