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门心思蹲在西山庄子躬执耕稼,还自号为“西山居士”,气得陈父挥着手杖抽他,却没扭过这个嫡子的冥顽不灵,痛失期望下索 xi_ng 将西山庄子扔给了他,再不许他进陈氏家门,等同于放逐,直到陈旉被赵鼎荐举司农寺,已经垂垂老矣的陈父才重新接纳了这个忤逆子。

    卫希颜对于这位不爱当官爱务农的读书人中的奇葩, xi_ng 子又执拗得像根煮不烂的老牛筋似的农业大臣,心里搅动着旺盛的好奇心——究竟当年有着怎样的交往,才会促使他选择立于可秀旗下?这回总算听了个开端,便催着往下说。

    名可秀却一手撩开她衣襟,“有酒气。”

    卫希颜扑哧一笑,心道陪三叔喝了两坛子甘玉春,没酒气才怪。伸手解了宽松的外衫丢到榻尾,露出里面的细绫中衣, x_io_ng 前曼妙的起伏立时显出来。

    名可秀臻首靠去,枕在她 x_io_ng 口上,因眷念母亲而生的怅然便在这团温软里渐渐陷落下去。

    卫希颜低笑的声音在她耳边轻响:“需要我去洗干净再来听‘传奇’么?”手臂却搂着她腰不动。

    名可秀闭着眸子,语气懒懒的,“传奇没有,故事倒有一桩。你去洗,我睡了。故事改天再讲。”

    卫希颜眼睛骨碌一转,拿起侧几上的琉璃杯,将杯中剩下的葡萄酒喝干,放了酒杯回头就在名可秀唇上亲了下,抬眼笑说:“这下好了,咱俩的味道一样了。”

    名可秀半睁眼撇嘴,“无赖行径。”

    卫希颜抱着她咯咯的笑。

    名可秀嘴角微弯,这般打岔,心中仅有的一分怅然也遁去无踪了。

    她侧了侧身,看了眼悬挂中天的明月,月光将她明亮的眸子映得更亮,又似有星辰落入眸中,点点耀辉。

    追忆着过往,她道:“那年是重和元年,四海钱铺的分号开进扬州,阿娘带了我去做历练。一次踏青路经西山脚下,见田垅上立了个道服男子,一边袖子半挽,手里拿着卷书吆喝田里的农夫:挖垄多深,间距多宽,下肥几钯……阿娘听得有趣,便叫马车行近些。

    “那人一双鞋履和道衫下摆都沾了泥,道袍前衫的膝盖处接了襕——是位读书的士人。阿娘听了会,赞许说,难得有士子躬作农事,更难得的将《齐民要术》因地制宜、活学活用,不是个死读书的。便起心结识这位躬耕稼穑的读书人,吩咐就近寻处草地落车,铺毡起炉。

    “阿娘点茶的技艺甚是高妙,就是赵元镇都要逊色三分。茶香顺风飘向田垅,我和阿娘还没喝完头盏茶,那士子就循香而至。阿娘学识博杂,素擅言辞,与之相谈者无不忘却辰光。这是亦不例外,从烹茶、品茶说到制茶、种茶,又从种茶说到种田……天将昏时方离去,陈西山犹自一脸不舍,恨不得跟着我们走。”名可秀笑了声,眸光透出骄傲。

    卫希颜了然点头。可秀的母亲花惜若无疑是很吸引人的女子,最大的魅力不是来自于她的绝色的美貌和独具的气质,而是她堪比智者般的智慧和学识,这种智慧 xi_ng 的光源最是吸引如陈旉这类专心致道的读书人。当然,这个吸引未必是男女之情。

    名可秀接着道:“之后,陈西山便成了登门请教的常客。每次相谈便去半日,阿娘从无厌倦不耐,并为此在扬州多停留了半月。阿娘说,这般切磋互有稗益。又说,天下读书人皆知国以农为本,然则有几人服田力穑,勤劳农桑?陈西山之可贵,便在此处。

    “次年陈西山来杭州拜访,就在杭城住下了。阿娘挑了几处不同土质的田地,做他的试耕田。因同城近便,登门的时候多起来。交流农事要术之余,亦会探讨和农事相涉的国策法令,青苗法便是之一。

    “陈西山讲青苗法之失,主弊在于官府强迫田户认购:官吏为了多征青苗钱作为政绩,对不需要青苗钱的中产之家亦强迫借贷,甚至强迫城里的坊郭户亦认购青苗钱,使这些人家平白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