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台下的小娘子们仍在愣怔中,犹未醒过神来,卫希颜已笑着欠了□,伸手朝前做了个礼请姿势,“某之砖已抛,可引山长之玉乎?”

    “希颜的发言若为砖,亦是黄金砖。”李清照笑意从唇边漾起,步态闲适从容地走上台去,白如雪的深衣衬出眉间的意气高洁,濯然有神的一双眼睛几乎是在瞬间就聚拢了台下几百人的目光。

    作者有话要说:貌似……卡文了 >0<

    ☆、为赋女子

    “卫山长太过自谦了,”李清照微微一笑,道,“用语虽嫌直白俚俗,然立意高远,发人深省,那‘五自’之说,更是诣理切情,恰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当得起书院立学之宏旨。清照以为,当镌刻铭石立之,以教尔辈学子日省莫忘。”

    卫希颜神色一僵,这表情显然取悦了李清照,眼底笑意盎然。

    师师低媚一笑,嫣唇凑到卫希颜耳边,调笑她:“用语俚俗,镌刻铭记。”

    卫希颜斜眉瞪眼:断章取义。

    师师得意的回眸:就是这意思。

    两人正目光相杀间,便听李清照道:“卫山长既立宏旨,清照愿附骥其后,即席做赋一篇,以为添花之彩。”

    台下嗡声顿起,嘉宾席上更是有人脱口道好,众人皆现期待之色。

    李清照诗词出名,但文赋也同样出色,少时一篇《金明池赋》让她父亲李格非掷笔叹说“此后不赋金明池”,她的文赋风格类于苏轼,其文如行云流水,读之琅琅上口,但平时为赋甚少,坊间流传的也不过七八篇而已,和她的诗词相比便成罕篇,因此座中尚文者此刻无不引颈相待,而台下的《西湖时报》采撰更是兴奋得握笔蘸墨,只待闻声挥毫。

    李清照明亮又深邃不见底的目光徐徐扫过礼堂,台下低低的嗡声立止,她的声音如日月清朗,又有抑扬顿挫的力道:

    “上古有神,盘古辟混沌,始有天地,分乾坤;继焉,女娲造人,始有男女,分 yi-n 阳。……”

    卫希颜无声而笑,清眸骤然迸发出光彩,就连只能看见她侧脸的师师都察觉了,然而只是一瞬,就已回复了自然,只是微微勾起的唇角,显示了她心底的愉悦。

    李清照起赋的这句无疑是在呼应她先前说的“天地育人,无分尊卑”,只是相较她用语的直白,易安的表达更具有时下的文人风采,含蓄内敛,且蕴意隐晦。

    世人以“乾为男,女为坤”,乾在上,坤在下,是以男为尊女为卑,但天地分乾坤在前,而有男女在后,怎的就是“乾表男,坤表女”呢?

    妙的是,以“上古有神”为开篇之首,借创世神话来喻事:乾坤是神开的,男女也是神造的,然则“男尊女卑”可是神判?

    最早以成文的方式确立“男尊女卑”思想的是《周礼》,显然,做出《周礼》的周公虽然被后世推崇为先贤圣人,但他不是神,圣人也只是人而已。

    卫希颜看向台上的目光赞叹又欢喜。

    李清照跟着却是道易义,赋曰:“伏羲悟道为易,始知天地之气, yi-n 阳聚五行。盍观天地间,火为阳之根,水为 yi-n 之根。而日月二曜,照临于天地间者。是以日为火之精,月为水之精。 yi-n 阳水火,朝朝禀行,夜夜复命,周流而不息,相偶而不离。故 yi-n 阳互为其根也,无阳则 yi-n 无以生,无 yi-n 则阳无以化。从阳而引 yi-n ,从 yi-n 而引阳,此为天地生灵之道也。”

    卫希颜暗中佩服,以 yi-n 阳互为根,说明依存之理,各赖之为生,道出“ yi-n ”的地位,她心想下文必是说男女了。

    果然,李清照的文赋一环扣一环,继之道:“男子曜日火为阳,抱阳而负 yi-n ,刚健余焉韧不足。女子濯月水为 yi-n ,抱 yi-n 而负阳,柔秀余焉气不足。故男女形于外之别,盖夫 yi-n 阳各盛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