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贡献,但剩下的也够他们回家过活两三年了。

    当然,女真人绝不可能这时放他们回去。

    那些女真军对部属军的“不择食”很是不屑,用一种看部族破落户的眼光鄙视他们。

    耶律乙哥暗恨,这些女真蛮子当然可以高高在上,他们刚刚攻破遂城,按照金国法令,破城的女真军能得到遂城一半的财货,剩下的一半才是他们这些部属军分配。这些女真铁骑的每位正兵都带了五六个辅兵,叫“阿里喜”,部分是女真族中的老弱幼,部分是这些正兵的奴隶,掠完遂城后便分出两三个阿里喜,用马车和骡车驮着令人艳羡的财货,赶着汉人奴隶,先行返回易州了。

    他们辽国契丹军也有战时带辅兵的传统,叫“打草谷家丁、守营铺家丁”,辽军最盛时有带七八个家丁的,都是契丹正兵的奴隶,但大辽灭国后,他们这些契丹兵的财力已经不是以前的景况,有很多契丹正兵养不起家丁,毕竟家丁的马匹、兵器盔甲和粮草嚼用都得自备,不是沦为部属军的契丹兵能负担得起。以前的辽国契丹正军是一人三匹马、最少两名家丁,而现在的部属契丹军最多一骑两匹马、带一名家丁,像耶律乙哥这样的谋克孛堇,连一名家丁也带不起。

    所以,女真军能轻骑前进,对大部分财货都看不上眼,盯上的都是最好最值钱的——金饼银铤、锦缎丝绸、上等茶叶、上等香料、精致的瓷器、白白的蔗糖等等,还有健康的宋人小娘子,健康的壮年男子……

    第一次攻宋时,很多宋人被俘回金国做奴隶,在燕山府、云中府、上京等地都设有买卖汉人奴隶的市场,转卖到西夏、蒙古、室韦和高丽,但价格极为低廉,转卖到西夏的奴隶,十个只能换一匹马,所以第二攻宋时,驱掳的汉人过多时就大批大批地坑杀,反正不值钱;但是,最近这一年汉人奴隶的价格突然翻涨上去,金国的权贵都大批大批地往高丽交界的婆速路运送汉人奴隶过去贸易。

    耶律乙哥听说过这种“生口贸易”,据说是宋人在大江以南的那个朝廷打下了几个海岛,需要宋人上岛干活,但宋国法令禁令买卖奴婢,于是那些宋商通过高丽国在婆速路买金国俘虏去的宋人,明面上叫“生口”,宋商用南海的宝货和香料,用宋人的锦缎、玻璃、蔗糖等,甚至还用最稀罕的摆钟做交换……他知道一个壮年男子在金国的交换价格,这些村人俘虏在他眼中每个都是钱,一个俘虏就是四匹马,相当于原来价格的四倍,换来的财货收入,够一个普通的契丹兵家庭嚼用大半年,所以耶律乙哥很是“善待”这些俘虏的村民,当问出十几里外的一座寺庙有几十僧人,寺里很有钱,而且还有座金身菩萨时,这位契丹孛堇顿时热血沸腾了。

    但他仍然谨慎地先后审问了七八个俘虏,获得了同样的信息,西峪村统共一百多户,大部分都逃到抱阳山去了,剩下这二十余男丁因赶着牲口落在了后面,只有县城驻着巡检(巡逻城邑的甲兵),再无其他宋军。

    他又问了抱阳山的详细情况。

    抱阳山在满城西面,属太行山东麓的余脉,北面为主峰,高达千丈,自主峰两翼向西南和东南延伸,山势降缓为丘陵,三面呈环山抱阳之势,故名抱阳山,村民若是躲进山里,只凭耶律乙哥这三百契丹兵很难搜索出来,何况他们是骑兵,山上却是不便于行军。

    耶律乙哥只得放弃捕捉这些宋人“生口”的打算,转念一想那些僧人也是“生口”,那些宋商又没有说和尚不是“生口”,当即又兴奋起来。

    但出于谨慎,他先遣出了斥候。

    从西峪村到抱阳山南山的定惠寺不过十一二里,斥候很快返回,说未发现敌情。

    耶律乙哥大笑挥臂,“儿郎们,发财去!”率领三百契丹骑军泼剌剌往南驰去,很快就出了村庄,远远可望见前方起伏的丘陵。

    ***

    西峪村之所以叫“峪”,是因西南向有丘林形成的低缓坡谷,南北二里余,宽二十余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