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速频部的女真人给绕了进去,觉得“肃慎”这个州名好,原来他们速频女真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呀,两千年就臣服归属周王室,这对速频女真来说反而是值得骄傲的事,表明他们的祖先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化夷为华”了。

    八月,治理三州的文官陆续渡海抵达,卫希颜分别在统门营与乙离营港口接见这些文官,移接三州事务,交待海外州文治武功的要略,与内地州治理有何不同之处,哪些是必须顾忌且不可违背……嘱咐、鼓励,又敲打、告诫,如同对待初至南洋瑞宋州的那批文官,很是“生动深刻”。

    九月,卫希颜启程回国。

    随同她班师还朝的是六千名轮假军士,都换上了崭新军袍,身姿笔挺,意气高昂,只有六千人,那股军威锐气却比六万人还要浩荡。

    赵构亲率百官至钱塘江北的南土门外迎接。

    当日,万人空巷,蜂拥而出,喧天的乐声,热闹的人群,威仪的军姿,构成了一副得胜还朝的盛况景画,足以让坊间百姓津津乐道好几日。

    相比将士们端严面容下心中沸腾的兴奋,无论是皇帝亲率百官迎接的尊荣,还是数万百姓欢迎的盛大喧腾,都无法令卫希颜的心神波动分毫,看在别人眼中,卫国师依然是清远疏离的感觉,仿佛世间的功勋荣华于她而言,都只是天际的浮云,只是淡淡看一眼而已。

    “卫国师还是一如既往啊。”立在百官中的学士承旨谯定捋着雪白的胡须,唇边掠过一抹笑意,白眉下一双阅尽世间沧桑的眼睛闪烁着睿智沉邃的光芒。

    这位学士院的掌院已经年届百岁,虽然白发白眉,面色却很红润,少有皱纹,看起来倒比他身边的学士兼侍讲翟汝文还要年轻,据说从小修炼道家养生功,勤练彭祖五禽戏,加上饮食有度,又明药理,活了百岁还很健旺,是朝中另一奇葩。

    翟汝文听出谯定话中意味,不由侧头看他,低声道:“院长怎知卫国师一如既往?——只怕很多人不这么认为。”他说着,抬头掠了眼最前方的朱红御罗伞。

    谯定紫袍官袖负手,微笑道:“多想那些有的没的,不过是自扰罢了。”说着,抬头望向天际,秋高云淡,天边淡淡的浮云自在倘佯。

    看了一会,他目光又望向正淡然向皇帝拱手的卫希颜。谯定知道,那只是礼节罢了,在这位国师心中,皇帝跟那天边的浮云大概没两样。令官家和相公们担忧的“功高盖主”,对这位国师而言,也不过是浮云罢了。

    让谯定感兴趣的是,卫希颜究竟为何滞留朝堂,抛却功名利禄不提,若说心系天下,谯定也是不信的,唯一的可能,便是为了她的“道”。

    谯定望着天际眯起了眼,无论如何,这个“道”,不会是为了那把御椅子。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1、辽东:这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辽东的古族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可推到非常久远的年代,西周初期,周天子将肃慎、燕、亳(貊)看成是自己的北土,这“北土”实际上已包括了中国现在东北地区的整个地区。——文中的辽东州只包括辽东半岛。

    2、文中的吉林州:属于今吉林南部地区,包括朝鲜毗邻中国的咸镜道。

    3、文中的肃慎州:属于黑龙江东北角+今属俄罗斯的锡霍特山一带,以及隔着鞑靼海峡的库叶岛

    4、院长:宋代是对翰林学士院院首——学士承旨的简称,也叫“翰长”。

    正文 345与子朝朝

    卫希颜回京已经是十月初,过了九月吃蟹的最佳时节,但半山赏菊正当时候,凤凰山庄东园的菊花九月下旬才次第绽放,满园金菊中又夹了几朵墨玉般的黑菊,丰瓣累迭,很是醒目。

    山庄一家子人坐在菊园的亭子里,接风聚宴,饮酒赏菊。亭子外面,又摆了一张宽大的插屏榻,四围都插着玻璃屏隔风,榻上铺着厚软锦褥,四个小孩儿穿着暖裘,在婢女的看护下坐在锦榻上嘻笑玩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