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双方骑兵远 sh_e 交锋时,北军后方又鼓声雷动,发起了步兵进攻。在骑兵交战的东面,北军机弩兵和步弩兵呐喊着杀将过来,硝烟中隐见旗帜如林,铺陈在一里多长的战线上。

    南军再次开炮。

    北军步卒冒着炮火,奋勇前进。

    鼓声如雷,杀声遍野,仿佛有四五千人呐喊冲锋。

    战场上硝烟弥漫,望远镜中已经看不清视野。吴安国放下望远镜,心中隐有不安。

    他下令停止炮击。少顷,又传令后军炮营:提高警戒,防备北军远骑袭营。

    当步军战壕开枪时,炮营飞报敌情,说北军骑兵从西面袭来,约有千骑。

    吴安国这时却松了口气,那种费心揣测对方战术的紧绷感落了下去。

    左军炮营在前军后方一里之外,吴安国之前就在炮营驻了一千步枪兵防守,他忖度骁骑军的战力后,当即下令五百骑兵和五百步兵增援炮营。

    但不到一刻钟,炮营又飞马来报:发现北军千骑从南面攻营。

    吴安国咬了牙:这绕得可真够远的!敢情是正面开战前就已遣出骑兵了!他不得不将最后剩下的五百骑兵遣出,再加一千步兵。

    然而一刻钟后,炮营又急报:北军约三千骑从西南面进攻。

    吴安国震惊.变色:岳飞不是只有骁骑军一支马军?怎的前后出现七千骑?到底有多少马军?

    岳飞的确只有四千马军,南军炮营所报的从西南向袭来的三千“骑兵”事实上是广勇军——用马匹作为运输工具的步军。

    岳飞在发起正面战场进攻之前,早已遣出两千五百骁骑军和三千广勇军绕远三四十里,从南军炮营的侧后方三路奔袭而至。骁骑军疾行如风,当然比广勇军这种“马上步兵”快,而分三段式先后进攻这种战术也迷惑了南军,让吴安国误以为岳飞的主力仍然在正面战场。

    而岳飞在正面战场第二波投入的骁骑军只有五百骑,随后步兵进攻为两千人,却营造出了雷霆万钧、森然如林的气势,这一是借助于金鼓和旗帜的运用,二是岳军士卒固有的精气神杀气,凝聚出一种强大的气势,并且借助南军的炮火硝烟做掩护,让吴安国的主力被岳飞牵制在了正面战场上。

    岳飞则集结主力军队,攻打炮营。

    正文 372南北之战(七)

    吴安国庆幸炮营离前军不远,他还来得及调整兵力。如果是相距几十里的两个战场,误判敌方主力,将会被对方以实击虚,陷入相当危险的境地——那他就败给岳飞了。而现在,他还有扳回局面的机会。

    说起来岳飞这个计策并不算出奇,至少吴安国早就防着他绕远袭炮营,但岳飞能以手中九千兵力让吴安国中计误判主力,这是相当出色的兵家造势之能。须知双方正面对决的战场相距不过三四里,而且是平原战场,要想做到模糊兵力并不容易,无论隐藏兵力还是虚张兵力都很难不被对方识破。但岳飞却成功地瞒过了吴安国的耳目和判断,这让吴大统制深感羞耻之时也不得不佩服岳飞的才能。

    遇上这样强劲的对手,吴安国的眼睛越发雪亮起来,锐如刀锋。他的心中没有因为一时受挫而生出懊恼或愤恨,这种在他看来无用的情绪只会扰乱将官的思考和判断。吴安国震惊的面色瞬间恢复成冷静沉毅,分析着战场形势,盘算他的兵力如何调遣。

    他统有的兵力和岳飞一样,也是骑兵四千、步兵五千——这是约战规则,双方兵力必须相当。其中三千骑兵正与骁骑军决于正面战场,另外一千骑也已先后调去增援炮营西线和南线,他手中已经没有骑兵。

    但他判断,从西南方向攻打炮营的北军应该不是骑兵,而是利用战马快速行进的广勇军步卒,除非何灌从中军战场调了一支马军过来——约战虽然规定三个战场上必须兵力相等,但并不等于战斗中不能灵活调遣兵力。但吴安国相信岳飞如果真的多了这么一支马军,最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