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ru 母,甚至还有尼姑,但墓志上都清楚地写了她们的名、字、法号、封号等等。

    除了史书,从当时的奇闻逸事或书信札记里,同样不难看到一大串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卓文君、蔡文姬、钟琰、李络秀、荀灌、谢道韫、卫铄、鲍令晖……

    这些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是重视女 xi_ng 名字的。无论她们是否出名,是否活跃于政坛、文坛,在史册、书信,或是墓志铭中,都清楚地记载了她们的名,甚至字。

    再往后看(少数民族政权暂且不谈),就可以发现,女 xi_ng 名字出现得越来越少。除了某些才女名妓(如薛涛、柳如是、陈圆圆等)各领一时风骚外,史书上几乎都是单调的“某氏”,书信上则是“寄某氏女”。《新唐书》只留下5个女 xi_ng 的名字:徐惠、武则天、上官婉儿、杨玉环、王珠。这5个人的留名,都出于个人的特殊经历(历史上都有相关故事可寻)。五代十国有6个:张惠、刘玉娘、宋福金、种时光、周娥皇、张太华。

    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没有记录。一百四十九年的南宋只有2个:李凤娘、谢道清。

    200多年的明朝有3个:马秀英、胡善祥、郭爱。

    除了史书,笔者又找了唐、宋、明时期的墓志铭(在二程和司马光等人的文集中可以查到他们写的墓志铭),90%只写了娘家姓和夫家姓。

    综上,容笔者斗胆下一结论:古代女 xi_ng 名字是在南北朝以后才逐渐不受重视的。(纯属个人意见,吃饱了饭,寻古人消遣呢。得罪得罪!)

    此外,宗白华先生曾说过,魏晋时期,人们喜欢用一些光明鲜亮的意象来形容美,这表明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纯净晶莹的人格美。《世说新语》里形容美貌的“濯濯如春月柳”和“轩轩若朝霞举”,可为佐证。

    而当时的女 xi_ng 名字正好体现了这一点。除了媛、娥、英、惠这些历来被用来赞美女 xi_ng 的字眼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后世多用于男子之名的字,比如华、令、昭、光、徽、明、琰、晖等,都代表着光明美好的意像。

    同时,魏晋南北朝的女 xi_ng 名字相对少了些脂粉气。比如庾文君、郗徽、钟琰、谢道韫、卫铄、尉迟繁炽、柳敬言、江简珪、谢梵境等。难道当时的女 xi_ng 之名也讲究“林下风致”?

    ——以上摘于:中国人文在线(并不完全代表作者君观点)

    ***

    古代对女子的称呼汇总

    女士

    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西君注:原来这么早就有女士的称呼了)

    巾帼

    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 xi_ng 。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其他书友正在看:。

    女史

    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淑女

    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

    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红粉:“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李商隐《马嵬》)“偶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