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庸的中道而行。

    名可秀又讲,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故以直报怨。

    什么是以直报怨呢?直者直道也,公平无私。这是讲你我有私怨,但我以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为有怨而加重报复你,也不因为德行而宽厚待你,这就是直。

    名可秀讲,君子之德,要宽要直,对于恶人恶事,那就不能讲宽厚,要讲直。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对于中国无义的外邦,那就不能因为仁心而讲宽厚,要讲直,公平对待。

    名可秀道,我们讲直,是要秉道而直,外温而内直。

    《诗经》曰:“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如金如锡”是意志坚定,这是内直。“如圭如璧”是德行高贵,这亦是内直。

    我们讲君子如玉,既是讲君子品德如玉高贵,也是讲君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此谓之,直道而勇也。

    我们讲君子如竹,因为翠竹外柔内韧,风吹可弯但不可折,所以君子坚守仁心、正道和原则,要如翠竹般坚贞有节,不惧生死,不为利诱,不合俗流,此谓君子外温而内直也。

    我们讲君子如松柏,是因为松柏身处大寒霜雪这样的“艰难之世”,也劲立挺拔,枝叶青茂,此谓君子道心坚定,守直不变也。正如孔子周游列国困于危境时所说的:“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这就是君子的直道。

    这就是中庸的直道。

    既要讲分寸,既要讲适用,既要讲包容,既要讲温和,也要讲直,公直,义直,勇直,守节持正,直道而行也!

    卫希颜深心赞叹,为妻子鼓掌。

    殿内已经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五句十八个字,这就是中庸的纲。

    率 xi_ng 谓道,中节致和,宽而辨,因时制宜,简温直。

    好一个中庸!

    许多人内心赞叹。

    当名可秀讲完结束,合手致礼时,便有学子禁不住站起来鼓掌,跟着有无数学子站起来,最后台下所有的学子和学者都站了起来,鼓掌不止。

    这样的中庸,无论是修心养 xi_ng ,还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合用的,若用鲁国话讲一句,那就是“太中用了!”

    这样的中庸,无论对大宋还是大周,都是极具指导意义的。

    它的思想如同金子一般闪光,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宽而辨、因时制宜的思想,让它永远都是时代的 ch_ao 流……有的记者脑中已经窜出了报道的文句。

    次日,报纸大卖。

    转眼间,还泛着墨香味的报纸就被一抢而光,报童们觉得这几日卖报真是爽快,恨不得那“急下学会”不要急,开个十几天才好!

    一篇篇言辞溢美的报道在报纸上发表出来。

    “这是怎样的中庸!这不仅仅是子思的中庸!……”

    “经过名枫山诠释的中庸,在子思的《中庸》上更进一步……”

    “这才是孔子的中庸!……”

    “名枫山诠释出了中庸的真正内涵!……”

    “仁为核心,中庸为大本,致中和为天下达道,这才是先圣的儒学……”

    因为还没有进行经辩,这一天出来的报道全都是溢美之语,没有批驳之论。

    但,稷下学会主场的最后一天,名可秀有一场硬仗要打。

    ——这一天是经辩!

    不认同她中庸见解的稷下学者们已经准备了两天,有的学者札记本上写满了要驳斥的论点和论据,就等着第七日的经辩开场。

    谯定案上的铜钟才一敲响,就如炮官挥下了三角旗,学者们顿时开炮了——当然是一个接一个地来,不是齐放。

    这可真是舌辩群雄啊!

    卫希颜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