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印度”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名称。按军情司收集的情报,印度从孔雀王朝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王朝统一整个印度半岛,此后印度就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列国时代。其中贵霜帝国和笈多王朝曾经短暂统一过北印。笈多王朝之后,印北再次分裂成小国,各个印度王公分立,各土邦之间互相争战不休,兴灭不定。

    大约从唐高宗时代起,穆斯林开始入侵印度。迄今伊斯兰教在印度西北部传教已有四百年,大多数婆罗门教信徒都成了伊斯兰教徒。按目前印度小国分立的景况,很难抵挡穆斯林王朝的入侵——当前对印北最有威胁的就是古尔王朝,伽色尼王朝统一印北的可能 xi_ng 则相对较小。

    要遏制穆斯林向印北扩张,就必须使古尔与伽色尼两虎相争,相持下去,这就必须使两虎实力相当。与古尔王朝的年轻锐气相比,伽色尼王朝就显得暮气了——这就决定了大宋的“扶弱”对象。

    但大宋要扶的这只弱虎实在有些不成器,拥有更犀利的武器还被古尔人打得胜多败少。

    这不,连木尔坦都丢了。

    这是伽色尼王朝第三大城市,仅次于都城拉合尔和塔克西拉城。

    苍秋举汇报完这份战报后分析道:“古尔军占领木尔坦,就等于切断了旁遮普行省与信德行省之间的通道,北上可攻拉合尔,南下可攻信德,而两方无法彼此救援。”

    所以,伽色尼苏丹才会急急派出使臣前往昆藏路,希望宋军参战,收复木尔坦,伽色尼以一座金矿和一座铜矿相酬。

    卫希颜哂然道:“大宋军队不会介入任何国家的战争中。伽色尼指望我军相助,倒不如换个靠谱一点的军帅领军去收复木尔坦。”

    苍秋举眸光微闪,“您是说苏温德赫雷?”这是一位印度人将领。

    现任苏丹萨劳居与他的父亲塔居乌一样,用人唯亲,只可惜他的那些亲属多半只知享乐,或者脑子装草,或者玩内斗在行,要不就是徒具武勇,擅带兵又懂谋略的将才没有一个。

    苏温德赫雷算得上伽色尼军中的名将了,但因为是印度人,不似突厥人和波斯人那般受苏丹信任,当然这与一些人妒贤嫉能在苏丹面前诋毁有关。

    苍秋举观卫希颜的神色,就知她是属意这个苏温德赫雷了。有了大宋的“建议”和古尔人进攻的压力,想来这位印度将领要上位了。

    接下来是第三份情报。

    这份情报来自印度北大陆东部的波罗王朝,大宋以前称之为鹏茄罗国,现在已改了音译名为孟加拉国。

    波罗王朝的第一位君主是由渴望结束孟加拉邦的混战局面的佛教僧侣和贵族推举出来的,以孟加拉为中心迅速崛起,曾经是北印最强大的王国,领土远远超出了孟加拉,但从唐末时期衰落,只统治孟加拉和比哈尔两个邦。大宋设置昆藏路以后,便通过与鹏茄罗国接壤的帕罗(今属不丹)与波罗王朝接触。

    波罗王朝是印度大陆最后一个信奉佛教的印度王室。印北西部已被伊斯兰教入侵,印南则是信奉印度教,只有印北东部的孟加拉国信奉大乘佛教,历代波罗国王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这是大宋选择扶持孟加拉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卫希颜的印度战略其一是遏制伊斯兰教的入侵,其二是削弱印度教的势力。

    印度教即婆罗门教,印度有名的种姓制度就是这个教创立的。婆罗门教壮大后,就将佛教打压得衰落下去,大部分印度王公和贵族都成了婆罗门教的信徒。

    卫希颜对婆罗门教没什么好感,一个宗教将阶级的不平等神权化也算是极品了,用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就是直接确定“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你受压迫,是因为你生来就是应该受压迫的”。卫希颜觉得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也是一句虚言,但相比婆罗门的教义,她宁愿选择佛教的教义,至少宣扬“平等”。

    若按卫希颜的想法,对付伊斯兰和婆罗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