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只怕会拿我们一家开刀,就算没这么做,她哪天惹出什么祸来,可会将我们一家和陶家村都带累上。所以,不如叫族长将族谱改一改,看是把陶二丫除名还是怎的。”

    这点族长应该比他更懂才是,而且以陶二丫害亲堂弟性命在前,又偷盗钱财在后,陶家也容不得这样的姑娘继续留在族谱里了。

    陶大勇立即放下筷子:“娘,我觉得景宝说得有道理,我看这死丫头就是个祸头子,挺能折腾的,将来景宝可是要科举做官的,万一被这死丫头给连累了大好前程……”

    老太太原本有些犹豫,可一听会牵连宝贝孙儿的前程,什么犹豫都跑光了:“好,娘吃好了饭就去找族长说叨说叨,死丫头跑了也好,就当咱家没生过这个人。”

    族长本来就对陶二丫做的事情恼得很,老太太过去一说,族长马上拍腿说好,找几个族老商量了一下,就开祠堂请族谱,将陶三丫提到了陶二丫的位置上,说来也巧,一年多后王氏又怀上了生了个女儿,原本该是陶四丫的,这下正好补上了陶三丫的空缺。

    改好族谱后,族长直接通知陶大柱一家这个结果,是通知,而不是征求他们的意思,陶家可没有这样道德败坏丧心病狂的族人,省得败坏了整个家族的声誉,族长可不管陶大柱两口子是不是舍不得这个闺女,并还通知所有陶家人,以后统一口径。

    于是,陶二丫,不对,是后来的陶玉珠就成了陶家村莫虚有的人物,现在的陶二丫才六岁,变成了元景的堂妹。

    陶家的二小子出生之前,先迎来了陶家村的秋收,这是庄户人家最辛苦的时候,也是最喜悦的时刻,因为今年风调雨顺,会有一个好收成,家里的粮仓又能装满,一年的口粮都有了,村民们哪能不喜欢。

    小宋氏挺了个老大的肚子,腰都没办法弯,当然没办法下地了,元景想要跟着下地干活,可被全家给拦住了,说他的手是用来拿笔杆子的,可不是用来拿镰刀的,元景硬要下地,老太太就一副要撞在他前面的模样,元景能怎么办?只好老实地在家待着。

    “我不下地可以,不过奶奶花钱雇两个人一起帮忙吧,咱家现在不缺这个钱,要真把奶奶和爹的身子熬坏了,到时看病吃药的钱都不止这点了,再说奶奶不想多活几年看着孙儿风光发达吗?”

    “这……”老太太心动了,她当然想多活几年,看她的乖孙出人头地,成为四邻八乡羡慕的对象。

    “娘,听景宝的,这样娘也能轻松些。”陶大勇也跟着劝。

    儿子孙子都孝顺贴心,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好,就听你们的。”

    陶大勇出去跑了一趟,就带回两个勤快老实的短工,花了两天时间,就将几亩地全都收拾好了,而待在家里的元景想办法让大家吃得好一点,才有力气干活。

    除了去镇上买肉外,他还在山脚下挖陷阱,浇了点灵泉水进去吸引山里的野物,因为剧情里陶二丫就这么干过,他照猫画虎,第二天一早过去,陷阱里真的有两只野兔子,高高兴兴地拎着它们的耳朵提熘回去。

    陶大勇也是惊诧不已,这样就能抓到兔子了?转念又一想,他家的景宝就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别人抓不到景宝能抓到,那实在是太正常了。

    换了别人从那么高的地方被推下去,又在山里待上一整夜,第二天还能有活气?

    陶大勇高高兴兴地将野兔料理了一锅炖上,一家子带两个短工吃得满嘴流油。

    农忙过后,元景就将那陷阱填了,因为做得太多了,反而惹人怀疑,还是另想办法改善家里的生活。

    秋收刚过,劳累过度的大家刚缓过来,小宋氏要生了。

    刚从学堂出来的元景看到他爹神色有些慌张,问怎么了。

    “你娘要给你生弟弟了,我出来的时候还没生出来呢。”

    元景要晕了,都要生了,他爹还跑过来接他干什么?“爹,快雇车请个大夫回去,万一娘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