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寿了,是改行修道了?

    这样的疑问一晃而逝,很快就有了解答,肯定不会是,杀人盈野的将军就是会信什么会改行,多半也是去当和尚吧,不是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

    道观可没这个一步直达的福利,所以,现在是变相守陵?

    早在这个计划开始之初,纪墨就想过,新君的陵墓规格,肯定是要有人守陵的,就是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形式。

    他们这些修建的陪葬理所当然,那些在外围监视看管的军士未必都要死,说不定就会成为附近的守陵人,大隐隐于世一样分成若干个小村庄,于周围环绕,算是外围的一圈儿防护。

    这里面还有一个新君信任度的问题,若是信任度不高,恐怕连这种存在都不会有,直接把断龙石放下,浮土填好,再把那些人想办法杀了,之后这座山脉无人看管,也无人知道有新君陵墓,就是最好的了。

    但那种其实不太现实,一般来说,古人都是图一个死后供奉之类的,若是少了守陵人,连扫墓的习俗都不知道要去哪里完成,恐怕也有几分蹊跷——这是做了多少坏事儿,怕人死后掘坟啊!

    正统来说,立下道观庙宇作为祭祀场所,周围还要有若干守陵人,才妥当。

    这样的话,道观之中就必然要有人主持了,那位将军职位最高,也最得新君信任,由他负责此事,再正常不过。

    安安静静,纪墨仿佛化身大山,随他心意,能够看到山外情形,也能看到山腹之内的情景。

    新君的棺椁已经就位,早就准备好的平台之内是真正的棺椁,在上面还有一个假的黄金棺,里外九层的套娃结构,最里面是上好的阴沉木,中规中矩,然后一层一层,到最外面的第九层黄金棺,更多是凸显手艺的雕龙附凤。

    陵墓之中引入了天光,没有烛光助明的时候,这种照明并不强烈,几经转折的光线还要看外面的情况而定强弱,压不住珠宝的光辉,尤其是那金光熠熠的黄金棺,真是怎么看都华美异常,也只有纪墨这等提出建议的人,知道真正的棺椁其实是封在了那半入地的石台之中,不把上面的棺椁完全搬开,是无法发现的。

    其实就是搬开了也未必能够发现,石台看似是个平面,其实中间放置棺椁的地方微微凹下去一寸,这般若是有人移开了外头的棺椁,看到里面的凹陷有缝隙什么的,也只会当是古代的工艺问题,能够把石板照着一定的形状切割就不错了,再要丝毫不差,严丝合缝,那简直是强人所难。

    而缝隙边缘封注的胶,也只会当是地面抹缝的普通装修场景,不会有人多思多想,非要把每一块儿地砖都翘起来看看下面是不是藏宝。

    通常来说,这种隐藏方式的严密性还是很强的,至于说地下空洞之类的,的确是有,但填放了棺椁之后会注入金沙,再封石板,再用胶,这种情况下,下面也算是实心的了,若真有人用耳朵能够听出不同,纪墨认栽。

    总之,看到自己的布置都成了真,纪墨还是很高兴的。

    更高兴的是,里面殉葬的那些并不是他们的人,机关师还有工匠,应该大部分都逃走了吧。

    没有看到他们的尸骨,纪墨这般想着,又看了看之前预留的几处洞口,除了引入天光的那一处没什么变动,其他几处都填上了,他又微微点头,这也是他交代过张楚的。

    这种大型陵墓工程,刨除其要令人殉葬的部分,对他们来说也算是很涨经验的事儿了,没道理过河拆桥,扭头把自己建造好的东西再破坏了,于他们而言,不说风险,只说其中道理也是很没有必要的。

    这些话,他也只对张楚说过,不知道那些机关师和工匠是否赞同,但看现在的状况,应该还是同意了的吧。

    这样就好,这样这处陵墓机关保存下去,还是很有把握的。

    【请选择时间,一百年,两百年,五百年,一千年……】

    “一百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