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师父。

    可既然是外来的僧人,该怎么让他同意自己拜师于他呢?

    哪怕纪墨还未正式成为本寺僧人,可他自幼由寺庙抚养,不出意外,必然是本寺僧众之一,拜师他人,是否有改投门派的嫌疑呢?

    哪怕和尚也讲平等,并不以等级压人,这种事情未必算得上背叛,但到底不那么合规矩,自家养的孩子随了别人姓,这可不是小事儿,万一广济也不同意怎么办?

    除非广济也会成为本寺僧人,可这种可能性是最小的,之前反复提及,这是个小庙,如果广济有被系统选中的资质,那么,他可能就此屈身小庙之中吗?

    更何况这里的佛经典藏,恐怕也不必用到传经人吧。

    凡此种种分析下来,纪墨觉得,自己要拜师成功,最大的阻力便在这情理上。

    这里面又要考虑广济是否显露才学的问题,若是显露了,被追随似乎是正常的,但为了情面讲,也没理由住个店就把主人家的儿子都拐跑了啊,若是不显露,纪墨想要拜他为师,又该有个怎么的说法,莫不是觉得本寺僧众都不配当他师父吗?

    几层分析下来,纪墨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套用这种冥冥之理,佛家,最不怕讲的就是这种理了。

    宿慧可以有,宿命更可以有,那么,两相叠加,谁还能够坏我修行,不许我拜师广济呢?

    就是广济自己,也干不出这种毁人修行的事儿吧。

    广济听到这一番话,实在不像是小孩子说出来的,愕然之后,看了看在场的另外两位,他们都还没反应过来,没说话,主人家不发话,客人家,就这么允了?

    不妥吧。广济目露迟疑,这事儿该怎么办?

    第555章

    广济自法华寺出来已有五年,他如纪墨一样,幼年就在法华寺之中成长,他自小喜好经书,喜欢钻研经书之中的道理,不仅喜欢看还喜欢整理,法华寺的藏经阁之中所有的经书他都看过,也都一一整理过,在整理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很多纪墨也发现了的问题。

    那些仿佛不可避免的谬误。

    经书的最初,应该是来自于口传。

    佛说自家道理,弟子各自理解,整理出一套体系来,广为传播,于是,经书之中经常可见的是佛跟弟子的对话,通过对话来描述出一整套完整的属于佛学的理论。

    其中也有纯粹的讲道理的部分,描述怎样做才是向善,怎样做才是导人向善,怎样才能超脱,怎样做才能引人超脱,怎样看待因果,怎样看待轮回,怎样看待今生的苦难所带来的,怎样看得开,怎样放得下,怎样能让自己的灵魂升华,达到一种更高的层次上。

    这些方面的述说,在经书上就先有了不同,这家说这家的理,那家是那家的道,谁的道理才是真?很多情况,总是要面对一个二选一的。

    该如何否定其中一本经书所载,又该如何肯定另外一本经书所记为真?

    从法华寺的藏经阁之中,广济没有找到答案。

    那一年,他求出的时候,是这样对主持说的:“我有大愿,愿勘天下经书,统为一理,一以贯之。”

    他认为,经书上的不统一才是佛教分成若干派别的最大原因,解决了这个,或者能够看到佛教大兴。

    对自身的信仰,广济怀着极高的虔诚,为此,他愿意身体践行。

    那之后,他从法华寺出发,路过的每一间寺庙都会进去看,去看他们收藏的经书,无论是手抄还是印刷,他都会看,重复的不再记忆,不同的则认真记录,若有可能也会询问那些经书的来源。

    足足五年的事情,广济都在做这一件事,走过了不知凡几的寺庙,把所有的经书都记在脑中,此外,也有抄录,并不全部抄录,只抄录关键的几条节省时间,方便携带。

    在最后,他会回到法华寺,把脑子里记得的经文通通默写下来,也把那些抄录出来的有矛盾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