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好。”

    年轻和尚握起拳头,在心里为这样的话喝彩,就该如此,正该如此,他们这些有能力的,就应该为周围的贫苦百姓做些事情,舍粥又能舍多少,若是他们遵循自家的法度,方才能够普度众生。

    修行,度化。

    这是和尚必不可少的功课,那么,口传心授是度化,武力说服,又何尝不是度化。

    佛家也有那种拘着杀人犯,使其褪去杀念,最终不再为恶的故事的。

    法会几乎成了青年和尚的个人专场,宣讲之后,又有人再上台,说得也是类似的事情,一个又一个,不经意间,很多正值壮年的和尚都表了态,唯有一些年长高僧,还在沉默不语,不知是在想些什么。

    场面一时僵住了,忽而年轻和尚想起了什么,他悄悄回返,找来了那小木匣,直接带到了法会之上,取出小木匣之中的纸张。

    “千年之前,便有高僧大德曾经预言此时之事,我等后辈,自当依此预言,砥砺前行。”

    “千年一梦醒,算来正此时。余烬未曾清,热血犹未冷。传经未必真和尚,武僧亦可做法王。法华亦曾见刀兵,始知刀兵亦弘法……”

    年轻和尚的一番解读,把场中人都在镇住了,不知道是谁捏断了线,失了念珠,那一颗颗圆滚滚的念珠落地的声音,犹如玉碎之声,颇为不详。

    轰然而起的叫好声,压住了所有微声。

    在老和尚皱眉沉吟之中,法会结束了,气氛依旧很热烈,所有人,好像找到了新的目标,新的方向,兴致勃勃,意气高昂。

    垂眸合十,“阿弥陀佛。”老和尚没有再说话,其他几个曾经皱眉的大和尚也没再说话。

    势如水火,已不可阻。

    人后,老和尚问年轻和尚:“你可知什么是谶语?”

    “一语成谶,多为凶兆,但在此时,便是喜讯。”

    年轻和尚不以为意,千年前的预言,能有几分准确,他信,也不信,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坚持的信仰,总是要做点儿什么的。

    “度化众生,人人为佛,难道不好吗?”

    年轻和尚的想法是如此天真纯善。

    我以为好的就要分享出去,让大家都知道。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若这种分享带着武力胁迫的成分,那么,又有多少人会感念这其中的善意?

    更不要说……

    “你可知寺中如今有多少人,又有多少人读过十本经书?”

    法华寺这些年,僧众是越来越多,也是越来越杂,老和尚记忆犹新的就有一次,是一股败军来投,从将军到小兵,全部都说要皈依我佛,主持收了,不敢不收。

    在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乱兵盗匪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杂,这么些人,官府都来不及办度牒,寺庙也跟那些大地主一样弄起了隐户。

    点滴入海再难寻。

    水入江河亦入海。

    这些隐藏在寺庙之中的和尚有多少是甘心当一辈子吃素的和尚的呢?以前还有不少和尚会考虑还俗的问题,现在,若不是外面的世道实在是活不下去,恐怕会有更多的人还俗。

    即便如此,寺庙之中偷偷吃肉的和尚也还有不少,该怎么办?

    乱象已经存在,总有爆发的时候,这一天,就在此刻了。

    “师父常与我说,修行在心,在日常行走坐卧之中,并非全在经书之中,怎么如今师父又反过来了呢?”

    年轻和尚的反问没有问题,这世道,终究是穷苦人多的,不可能人人识字,尤其是那些半路出家的,更是文化水平低了些,偏又已经成人,也不愿意耗费时间学习文字,能够看懂一本经书的都少,更不要说十本经书了。

    老和尚被问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再次垂眸,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此后默认一般再不开言。

    病虎威犹在,捻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