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到“收益”的时候,明显有些犹豫,他家中的钱都是二嫂管着,二嫂人不坏,就是太精明,从她手里拿钱,多少要给点儿保管费的。

    “我知道了,二哥放心。”

    纪墨想到二嫂性子,不觉笑起来,甭管怎样,她对纪二哥是真好。

    这样就好了,也不用他惦记家里,这一去,他是必要看看那些大匠们的风采的,总听纪父说人好,如今他也要看看那里的技艺到底有多好了。

    若能入银作局,就更好了,不为别的,那些握有技艺的匠人,全国最好的那一批,都集中在那里,仅此一点,就让纪墨心向往之了。

    第657章

    纪墨行走在外的经验,与其他人那套穷家富路不同,只一条——没钱。

    身上的散碎钱财最多只够支撑一地到另一地的,再远就不行了,这样的钱财太少,少到让人连拦路抢劫的兴趣都没有,若是要搭顺风车,也多以技艺为“钱”,以此换乘。

    或者是在乘车期间给对方做一点儿容易得的小物件,什么鲁班锁之类的就很好,这些小零件,他都是一早做好带在身上的,并不太占地方,组装起来拿来送人也是个合适的小玩具。

    再不然,就教对方一些东西,技艺简单不可得,但其他的一些东西,还是很容易的,多少年的现代教育,也不是什么都没教给纪墨,那些著名的诗词,拿来当做答谢,也是合适的。

    这倒不是抄袭,作者还会告诉对方是原作者,他传递的只是一个知识点而已,触类旁通,对智慧来说是合适的。

    若是商人,就会告诉他们一点儿赚钱的小套路,诸如发传单,买一赠一等策略,不需要专门学习营销,节假日的时候,出门走一走,就能看到各大商家的套路,既然他们都用,就说明有效,放在古代也一样。

    至于一些看起来比较出格的加盟经营什么的,不用纪墨去教,已经有人在用了。

    古代的商人,也不是不聪明的,他们未必能够总结出其中的许多科学道理,可他们已经在使用了。

    以酒楼为例,师父教了徒弟,徒弟在另一个地方开了酒楼,叫着同样的名字,菜品似乎也是同样的味道,可这样其实已经算是加盟了,加盟费,如果换算成年节礼物的话,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也许其中还有些差别,但在纪墨看来,已经差不多了。

    所以他在每个世界,能够贩卖的点子也需要斟酌一二,看看是否拾人牙慧。

    若是身上实在是没钱,纪墨就会在当地找一个首饰铺先做上几样首饰,计件算钱,耽误些许时间,也没耽误磨炼技艺。

    走走停停,等到纪墨走入京中的时候,已经过了小半年。

    来到这座城市之中,纪墨有些放松,又有些茫然,银作局的大门是朝哪边儿开的呢?

    这方面,纪父的那些老黄历早就没用了,他就没见过银作局统一招聘,纪家祖上就是银作局的,连带着他们这些后代,自动都归入银作局管理,也有不会做银匠的,会被抽调出去做别的,后来知道,都是相关产业链上的,有好有坏,反正也算是枝繁叶茂了。

    可外面的人要怎么进去,纪父就茫然了,他只见过新人来,新人是走什么门路进来的,难道新人会跟他说吗?

    技艺好的那些人,就算再怎么单纯,也不至于把这种事儿往外乱讲。

    于是纪墨也不知道。最开始找人打听的时候,纪墨也没想到连同“银作局”这个官方名字都是陌生的,好些人都不知道。

    “银啥?啥银?”

    小客栈的伙计一脑门子雾水,“你是打听什么人啊?”

    “不是人,我问的就是——”

    纪墨思考了一下,“我听说有给专门给皇家做首饰的工匠,不知道他们都在哪里?”

    “皇宫里吧。”伙计不确定地说,既然是给皇家做东西的,不就应该在皇宫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