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高兴。”

    “我爷爷还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人都是普通人,但是如果自己努力,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也能取得成就,再说我这个年纪已经是秀才,已经很了不起了。”

    李道明说到后面的时候语气已经轻松起来了,如果和谢继宁这样的天才比,他自然是不够优秀,但是和其他的同龄人比,他也才十多岁,也是少年秀才了。

    见他直接开解自己,谢继宁很高兴,他很珍惜这些小伙伴,就算随着时间以及个人际遇的不同,以后大家都会渐行渐远,但是他不希望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失去小伙伴。

    谢继宁这一批一起升到甲班的有五个,谢继宁自己,张仁学,应文还有另外两个之前和应文是同班同学的秦彦和张凯两人,五人之中,以谢继宁的成绩最好,隐隐约约以谢继宁为首。

    夫子将谢继宁五人带到甲班的时候,谢继宁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和自己比较熟的李夫子的弟子李道明的师叔张友方,还有秦士文,第一眼看到的是很狠狠瞪着自己的秦弘厚,那目光太过灼人,让谢继宁下意识的就注意到了。

    看着秦弘厚像看仇人一样看着自己谢继宁很是无奈,他和秦弘厚没有直接的恩怨,但是每一次见到秦弘厚,就感觉秦弘厚对他的态度更差了一些,仇恨表现得非常明显,都不屑于掩盖的那种。

    张友方笑着说道:“继宁,应文,你们往这边坐。”

    “谢继宁直接坐在夫子的案桌前,坐在第一排吧。”曾夫子笑着说道,看着谢继宁的个头,全班人哄堂大笑。

    谢继宁也很无奈,今年才十一岁的他,就算努力锻炼身体,但是可能是还没有发育还是什么,他的个头一直不高,难过的是他爹娘也不怎么高,所以谢继宁很绝望,已经在找人打听奶牛了。

    到了秀才之后,谢继宁发现学习的深度完全不一样了,之前的都是读圣人的言论,书籍,然后能些文章的时候能够言之有物就行,但是到过了秀才开始考举人这一阶段,完全不一样的了,更多的是要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思考。

    夫子们讲学的时候,也不在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原本,会衍生到历朝历代的不同人对于同样的圣人之道的见解,并且结合历史来讲解,虽然在谢继宁的心里,这些都带着对三纲五常的维护,对皇权的维护,但是这样的知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确实非常实用。

    加大了对史学的学习,《资治通鉴》这样带着浓浓的政治理论的史书是必须要读的,其他的《史记》、《汉书》、《三国志》、《唐书》、《宋史》等,都要读,虽然不想四书五经那样,要求背下来,融会贯通,随口一提,就知道出自那里,但是也要反复诵读。

    尤其是重大的事件,历史节点,帝王将相,朝代更替这些,要去考据的看,认真的看,努力做到以史为鉴,从历史之中看到教训。

    如君臣心德之明暗,治道之得失,纪纲之修废,制度之因革,国本之虚实,天命人心之离合,君子小人之进退,刑赏之当滥,民生之休戚,风俗之厚薄等,皆当思玩其得失。(1)

    同样的夫子,在童生阶段给大家讲解的知识和在秀才班级给大家讲解的知识完全不同,对于唐太宗这样的圣明天子,童生的时候,大家都只是简单的记一下他的生平事迹。

    到秀才阶段,夫子们就直接开始评论起生平,直接讲这位史学家说,那位大儒说这本史书说,那本诗词说,等等,都是历朝历代的一些著名的学者对李世民的评价,然后衍生到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评价,不同的身份都有不同的目的。

    做皇帝的人和做大臣的人的评价截然不同等等,一堂课上下来,夫子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讲述,谢继宁一开始还能理解,到了后面就开始懵了,只能努力的记住,之后慢慢的感悟。

    至于其他的四书五经的讲解也很深入,要求从四书五经中带来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求大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