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所以苏明烈还是要听从独孤军的领导,唯一特殊的是苏明烈所带领的烈火军是一只独立的军队,只接受苏明烈的指挥,并没有纳入独孤军的编制范围内。

    然而,韩正泰让苏明烈来,也不是让他躲在独孤军后面打酱油的。

    韩正泰想要拿下匈奴和吐蕃这两个国家,野外出击战是必须的。

    这次的烈火军是先锋部队,同时也是实验部队。

    他们的成功与否,关乎着韩正泰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韩正泰给自己的政治生涯一共设计了三个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包括了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

    军事方面,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准备实验阶段。

    苏明烈这次若是打赢了和匈奴的野外作战,那接下来,就能够让韩正泰顺利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夺取匈奴、吐蕃,扩大大梁国家版图。

    所以这次苏明烈必须要说服独孤军允许出城迎战。

    “我大梁既然有机会主动出击,又何必畏畏缩缩一直躲在城墙后!”

    独孤元明最终拍板做了决定,答应了苏明烈的请求。

    当然,这一切都是源于他亲眼看见了烈火军的实力,认为他们有主动应敌的能力。

    既然要打出击战,那之前所有的部署都要全部废除,重新进行安排调整了。

    独孤元明将一种将领都召集起来,一群人围着地形图,做出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

    整个部署一共分为三道防线。

    烈火军自然是打头阵,位于第一道防线。

    烈火军一百人为一只小队,分别被安插在了各个匈奴人南下的各个要塞地点。

    一般匈奴人南下都是以部落的行事,一般一个部落也就两三百人。

    一百人的烈火军带足火力足够应对了。

    当然了,每只烈火军中也都配备了独孤军中的老兵。

    一来,老兵更熟悉地形,方便他们了解实地情况。

    二来,老兵战场经验也更丰富,烈火军中的士兵虽然都上过战场,但是因为年龄限制,经验方面,肯定是没这些老兵丰富的。

    有老兵做辅助,也更加有保障一些。

    如果万一碰到上千人的大规模匈奴军队,烈火军中有烟花。

    直接放烟花传递信息,周围的小队也会立刻赶过来支援。

    第二道防线是独孤军。

    如果第一道防线崩溃,或者敌军有漏网之鱼,独孤军就会顶上。

    第三道防线就是幽州城了。

    这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匈奴攻入城中。

    这样的安排,既能够达到进攻的目的,同时也留有后手,不至于会输地一塌糊涂。

    但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

    那就是,烈火军顶在最前线,他们无疑要承受最大的压力。

    万一失败,战线拉地这么长,他们未必能够跑过匈奴人,退回城中。

    只是烈火军上下对此都没有畏惧。

    他们从进入军校那一天起,就知道会来到北方抵抗匈奴。

    他们要是害怕恐惧,想要退缩,早就退学了,不可能能熬过苏明烈和教官们的魔鬼训练,站在幽州的土地上。

    眼看着就要秋收了,苏明烈带着烈火军出城,在各个要塞道之中挖壕沟,做好埋伏的准备。

    紧接着独孤军也出动做好了防御部署。

    百姓们对军队的部署并不知情,大家都在地里开始抢收。

    幽州城外,今年是个丰收年,只是这里的却感受不到丰收的喜悦,有的只有紧张和沉默。

    因为,以往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入侵者南下杀伤抢夺的时候。

    每年,都会有人因为这群强盗而死去。

    “匈奴人来了!十二点钟方向,三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