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可不想继续喝药了。

    说是出门看灯,结果全家有一半的人都要去,另一半明天去,大家轮流来。

    小孩子想去,必须父母陪伴,且要跟老爷一起走在中间,不许随便乱跑:“外头有拍花子的拐子,万一把你们拐走了怎么办?”

    温润吓唬他们:“以后就跟老爷走在中间,一个拉一个,谁也不能把咱们冲散了,知道吗?”

    不论古今,拍花子都该千刀万剐。

    而这么热闹的时候,怎么可能少了他们这样的人?

    每年都有不少孩子在年节失踪,温润可不想自家孩子被人拍走。

    “知道了!”一群小孩儿,奶声奶气的回答,并且一个拉着一个的衣角,已经连在一起了。

    一走起来可有趣了。

    温润的衣带被一个八岁的娃娃拉着,他身后是其他人,还有一个七岁的小家伙儿,也拉着他的衣带,外头是围了七八个人,他们这一伙出门,就像是一个庞大的移动团体。

    “我以为咱们家人够多的了。”温润小声的跟王珺道:“看来还有比咱们家人多的人家。”

    这一伙一伙的,都是护院在外面,里头走着的不是女眷就是孩童,女眷要是丫鬟婆子的倒是好说,一般带了厚厚的帽子,捂着脸的都是未出阁的小姐们。

    “咱们家人少,加上这里是内城,看着比较安全。”王珺道:“外城人更多,也更热闹,可也不太安全。”

    温润点头:“那倒是。”

    他们一伙人的确是不多,跟人家比不多啦。

    不过看花灯也有猜灯谜这个活动的,两个弟弟带着一些大一点儿的孩子,正兴致勃勃的猜灯谜。

    旁边有个作诗的地方,谁做了一首好诗,就能得到一个精美的走马灯,这东西做得好,一个灯笼价值不菲呢。

    温润他们就过去看热闹。

    到了之后才发现,这里有点火药味啊!

    几个文人正在相互攻讦,作诗做的一个比一个厉害,辞藻华丽,文笔优美。

    “这就是你经常说的,文人相轻吧?”王珺还小声的跟温润嘀咕:“我看他们斗出了火气。”

    “你还知道这个词儿?”温润大吃一惊。

    “总听你们说这个词儿,就记住了。”王珺不耻下问:“这是啥意思?文人都这样?看不起别人?”

    “你可别瞎说。”温润赶紧给他解释了一下。

    文人相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典论·论文》之中。

    提出这个说法的是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原话是:“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缩短。”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这说的就是文人之中最长有的风气,他们相互轻视。做文章不止有一个题材,绝大多数人并非面面俱到,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原本没什么大不了,问题出在,大家都爱用自己的长处比较对方的短处,然后飘飘然觉得老子天下第一。

    班固同傅毅两人文采相当,班固却看不起傅毅,在给弟弟班超写信的时候提到:“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才当上兰台令史的官职,他其实根本就没什么文采,下笔千言,不明所指。”

    这个小故事完全能说明读书人的心理状态,大多数人都是敝帚自珍,觉得老子就是被埋没的千里马,可惜没遇到伯乐。

    本来是给王珺解说了一下,其他人却跟着听了个正着。

    大家都觉得涨了见识,结果也有旁人听了去,那边几个斗出来火气的人里,就有一个不甘心了:“这位兄台请了,不如也写一首诗,让我等见识一下,兄台的才华!”

    文人相轻,你别说的那么仔细啊,好像他们就是为了沽名钓誉似的,咽不下这口气,就找温润的麻烦。

    王珺就要发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