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去。

    其他人是想在京城某一个差事。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在京畿大营里帮大将军看好后勤。

    而大将军能给他们的官职可很高的,从正四品一直到从六品都有。

    不然凭他们的出身,要在吏部候缺,得侯多久啊?可能一辈子都轮不到他们上岗。

    还是靠着大树好乘凉。

    “可以。”答应的人是王珺:“我那里也需要一些文人的,但是说好了,我那里可是军营,要是真的有出军的机会,你们要随军的,有危险。”

    哪怕是京畿大营,也有可能要出军。

    具体是什么情况,王珺也意料不到。

    虽然说,能动用京畿大营的机会不多,但是不保证没有。

    “我们不怕,在家里的时候,不也要出门找活儿么。”

    “就是,要是所有的官职都没风险,那不可能。”

    一群人都是草根出身,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尤其是杨木与杨林,弟弟在京城有发展,杨木回去可以支撑起莲花私塾,镇住莲花坳。

    毕竟莲花坳如今可有底气了,但是不能都是武将来顶啊,也得有个文化人。

    所以杨木的打算就是回去莲花坳,守家在地的同时,要将莲花私塾给收拾好,有个进士的人在那里任教,总比让吴先生一个人顶着强。

    毕竟吴先生只是个举人。

    温润也就把莲花私塾给他照顾了。

    计定未来的走向,这一天他们过得很快乐,第二天一个个梳洗打扮了之后,去宫里赴了恩容宴。

    “恩容宴?”王珺这一天休沐,就在家陪着温润,俩人难得休息一日,坐在炕上闲聊天:“我看戏曲里不是说琼林宴么?”

    “琼林宴,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始于宋代。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由于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故称作”琼林宴”。”温润告诉他,“琼林苑”是设在北宋东京汴京(今开封)城西的皇家花园,皇帝在琼林苑宴请新及第的进士,故该宴有“琼林宴”之称。

    《宋史·乐志四》又载:“政和二年,赐贡士闻喜于辟雍,仍用雅乐,罢琼林苑宴。”所以政和二年以后,又改称“闻喜宴”。

    元明两代的时候,为了区分与宋代不同,又称“恩荣宴”。

    虽名称不同,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仍可统称“琼林宴”。据载,辽也曾设宴招待新科进士,地点在内果园或礼部,但也沿袭宋人,称之为“琼林宴”。

    宋朝状元文天祥曾有一首《御赐琼林宴恭和诗》描写琼林宴盛况:“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其实科举有四个宴会。”温润跟他巴拉手指头:“由于科举制度自隋唐代以来,分设文武两科,故四宴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

    “武举也有宴会?”王珺瞪大了眼睛,他一直以为文举这么兴盛,没想到武举也有宴会。

    “有的啊!”温润道:“你已经知道了鹿鸣宴跟琼林宴,还有两个是武举的宴会。”

    鹰扬宴:是武科乡试放榜后考官及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所谓鹰扬,是取“武如鹰之飞扬”意思。

    会武宴:是武科殿试放榜后,在兵部举行的宴会,规模比鹰扬宴更大。

    第443章 纷纷结果

    武科殿试不同于武科乡试,故会武宴的规模比鹰扬宴要气派得多,排场浩大,群英聚会,盛况空前。

    且武科的人可没有文科那么老实。

    有冲突的时候,一概以武力取胜。

    取胜之后再讲什么道理。

    也是可以的嘛!

    王珺听了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