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走去。

    祝巍早已经把梯田弄得平平整整,直接就可以插秧。

    手里的秧苗,间隔一段距离扔一把,祝泽清走到起始位置,解开一把,拿起一棵,栽到田里。

    梯田里一直有水泡着,泥早已经软了,手拿捏在秧苗根系以上三寸的位置,往泥里一插,手贴着泥的时候放开,只要秧苗在泥里保持直立,就算栽好了。

    说着挺简单的,但是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秧苗栽得不好,它会飘浮起来,这就需要补,会很麻烦,这需要熟手才能一步到位。

    作为祝泽清的专业,他栽起来比较容易,很快一把就栽完了。

    栽秧苗倒是不费劲,但是费腰,不一会儿他的腰就有些发酸了,还是缺少锻炼了。

    过了一会儿,江一宁跑来帮忙,“泽清,我来了。”

    祝泽清回头一笑,“你帮我拔秧苗,我来栽。”

    “祝巍在拔,我还是栽吧,你放心,我十岁就开始栽了,栽得很好的。”江一宁说着就挽裤腿下田,去另一个方向开始栽。

    秧苗左右间隔一尺,栽下去不飘浮起来就行了。

    祝泽清直起腰休息一会儿,顺便看江一宁插秧,这小家伙确实能干,秧苗都直立着,而且干得还挺快。

    江一宁见祝泽清在看他,不由嘚瑟道,“怎么样,不错吧?”

    祝泽清笑了起来,“是很不错,值得夸赞。”

    祝三万跑了过来,帮着把祝巍绑好的秧苗提到上面的梯田来,“泽清堂哥,我们今天栽几块田?”

    “栽一块就行了。”三亩地,五块田,每一块田都挺大,栽一块差不多天就黑了。

    他话音一落,祝三郎和祝一万走了过来,祝三郎道,“泽清,那边还剩了一些秧苗,要拿到这边栽吗?”

    说起这个,祝泽清道,“爹,你把我这边的秧苗拿几把去稀稀拉拉地栽到你们栽好的田里。”

    杂交越多,稻谷收成越好,把杂交水稻栽一些到本土的秧苗里,一定会增加产量的。

    “会不会太密了?”祝三郎不懂祝泽清的用意。

    “爹,那你把那些小棵的秧苗拔了,把我这边的秧苗换上,不用换太多,一块田换一把就行,记住一定要均匀地换。”祝泽清叮嘱道。

    祝三郎想了想,泽清肯定不会害自家,便没有多问,拿着五把秧苗走了。

    家里本来的田也是三亩,一共五块。

    祝一万留了下来帮着插秧,多了一个人,插秧的速度明显快了起来,不一会儿半块田已经点缀上了绿色。

    祝大郎和祝二郎走了过来,他们提着秧苗去了第二块田,一左一右开始插秧。

    不愧是干了半辈子农活的人,一手秧苗栽得又快又好,没用尺子比,看起来却格外工整,祝泽清心里默默给他们点赞。

    没过一会儿,祝河山,齐正安,祝四郎,张秀容也来了,两两一块田,在第三块,第四块田忙活了起来。

    祝泽清往下方看看,他本来以为要栽好几天,现在看今晚熬一熬,就能全部栽好。

    ——难怪古代人都喜欢生很多孩子,瞧这干活儿的人手和速度,靠种田吃饭的人,只怕恨不得再生几个。

    祝三郎把秧苗替换之后,回来加入了大家。

    天逐渐黑了。

    第一块梯田栽好了。

    祝泽清和江一宁站到田埂上,看着眼前的梯田,特别有成就感。

    休息了一会儿,两人往下走去,来到第五块梯田,这是育种的那块田,把剩下的秧苗全部拔起来,从头开始栽。

    天越来越黑,已经看不清两丈外的景物了。

    大家慢慢汇集到最后一块梯田,然后以超乎祝泽清预料的速度,把所有田都栽完了,剩下三把稻谷,祝泽清放到了稻田边上,用来日后修补。

    接下来等七天后施肥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