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破了。

    陆杨氏招呼道:“窗户边上不冷么,快到阿娘这儿来。”

    他们一家子围在一个火炉子旁边,炉子里头烧着的是炭,没有烟,否则在屋里就太熏人了。

    往年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别说炭火了,柴火都是不许多用的。

    不过他们现在用着的木炭也不是陆文元和陆杨氏买的,是陆景堂买回来的。

    今冬刚降温的时候,陆景堂提过一嘴,说买些炭火取暖。

    陆文元和陆杨氏听得连连摇头,炭火可不是他们这种人家用得起的,一千斤木炭便要价二两,顶得上他们一月营收了。

    天气越冷,碳价越高,去岁最冷的时候,听说一千斤木炭涨到了三两四钱,着实吓人。

    他们反对,陆景堂没同他们争,隔日就运会两筐木炭,一筐约莫有个百十斤。

    陆文元和陆杨氏拿他没办法,他买碳没跟家里拿钱,平日买书本笔墨,也从不跟家里要钱。

    问他哪来的银钱,说是抄书挣的。

    陆文元和陆杨氏也不懂,就是很惊奇,陆文达读了那么些年的书,怎不见他抄书挣钱。

    他们家二郎不过读了几月,就能挣钱了!

    读书人的事,他们不懂,不过这对夫妻俩有个好处,掌控欲不是那么强。

    长子挣了钱,他不想说,夫妻俩也不寻根究底,让他自己掌着。

    他买了木炭回来,两人心疼叹气,说乱花钱。

    等雪落下来,温度骤降,一家人窝在一间屋子里,烧一个炉子,暖烘烘的,顿时觉出好来。

    以往冬天的时候,陆杨氏是做不了绣活的,因为太冷了,手指完全冻僵。

    今年不一样了,坐在炉子边上,她把活都带到这里做,又暖和干得又快。

    孩子们也开心,陆蓉长大这么大,这是她过得最暖和的一个冬天。

    她热衷于往炉子里塞各种可以吃的东西,烧熟了拿出来吃掉,肚子里头便也暖和起来了。

    现在炉子上坐着一个瓦罐,咕嘟嘟煮着粥米。

    陆蓉从炉灶里扒出一个烤红薯,香甜的气息立刻弥漫在整间屋子里。

    她朝着幼弟招手:“快来吃烤红薯,可甜了。”

    景年抽了抽鼻子,念念不舍地看着窗外,有些犹豫。

    陆蓉奇怪道:“外头都是雪,白花花的一片,有什么好看的?”

    刚下雪那几日还有些惊奇,但对于他们这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来说,冬天绝不是个好季节。

    今年还好,地里虽然还没什么出息,但靠着卖纸,多少赚了有几两银钱。

    陆杨氏是个贤惠的,精打细算,买了棉花和布匹回来,给全家人做冬衣。

    穿上新打的棉花做的衣裳,浑身上下都是暖烘烘的,哪像往年,冻得浑身哆嗦手脚生满冻疮,夜里冷得睡不着,好多个夜晚,她都是和陆芳互相挤在一起取暖,度过寒冷的冬夜。

    景年年纪尚小,对过去的两个冬天没什么记忆,刚看见雪的时候,兴奋了许久。

    不过看久了也就那样,不能出去玩儿,阿兄还说,不能盯着雪看太久,眼睛会坏掉,看不清东西的。

    鼻尖萦绕的烤红薯香气实在诱人,景年吸了吸鼻子,从凳子上爬下来,摇摇晃晃走到炉子边。

    “阿姐……”

    “怎的了?”陆蓉正在剥红薯皮,刚从炉灶里拿出来的烤红薯热得烫手,在她手上来回倒换着。

    景年拖着小板凳在陆蓉脚边坐下,捧着小脸发愁:“阿兄还没回来。”

    陆文元也没闲着,正在修家里的一个凳子,闻言道:“还没到下学时间,待会儿阿爹去接他回来。”

    二月份就要考试,约莫一月份的时候,县署会公告考期,陆景堂就得报名。

    报考需要找五个同考的学生互结保单,就是彼此做担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