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云南府异族叛乱,府衙被围,险死还生。

    云南府知府谢广德被揭发勾结当地豪族,贪墨盐税,隐改黄册,圣上大怒,将谢广德下狱,押送回京受审。

    时任云南府同知的陆景堂,权知云南府。

    说是“权知”,可一直没有新任知府上任,一年后,陆景堂考评上上等,接昭明帝圣旨,拔任云南府知府。

    三年两跳,直升四品,当朝再没有比他升得更快的了。

    那会儿景年还没出发去书院,跟姐夫去酒楼,听见有人说,说他阿兄是文曲星下凡,宰辅之命。

    一个个说得有模有样,景年倒没觉得他阿兄升官了怎样,他听说府衙被围的时候吓死了,不过消息传来的晚,传到他耳边时,已经尘埃落定了。

    他宁愿阿兄不要升官,平平安安就好。

    陆景堂在云南府又待了三年,景年知道他阿兄想在那里再待几年,或者调任去别处,但他不想回京。

    可昭明帝偏偏不让他如意,一年前,陆景堂调任回京,入户部,任户部右侍郎,正三品,着绯袍,赐官宅一座,金银玉器若干。

    景年对此没什么概念,他阿兄当再大的官也还是他阿兄。

    他这几年基本上没着家,就是过年回家的时候,家中送节礼的特别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一车一车的节礼送来。

    有些是推拒不掉的,就得还一份差相仿佛的回去,陆景堂处理这些人情关系,都带着景年一起,他觉得可没意思了。

    当然,备礼这些活儿,是管家亲随准备的,陆景堂从云南回来,带回许多人,充作家中护卫仆役。

    周管家就是陆景堂从云南带回来的,景年去过云南府探望兄长,那会儿周管家就是他阿兄的管家,后来又跟着他阿兄,举家来了京城。

    回京后,周管家又买回来一些丫鬟婆子厨娘之类的,即便如此,屋子也是空空荡荡的,三进的院子,只陆景堂一个主人,着实太空阔了。

    也就只有景年回来的时候,多个主子,一下子多了许多热闹与人气儿。

    第358章

    景年早先传信回来说即将归京,连林府都收拾好了他住的琉璃院,更别说自家府宅。

    他家宅子曾是犯官私宅,抄没后又让昭明帝赏给了陆景堂。

    景年自家住的院子也叫琉璃院,原本叫汀香水榭来着,顾名思义,院里引了一湾活水,水上有亭榭,院中有朱楼,整个小院设计精巧,雕栏玉砌,美轮美奂。

    景年自幼喜水贪凉,陆景堂一眼瞧见,觉得幼弟会喜欢,便将这个院子给了他。

    汀香水榭是原本的院名,被抄家那大官起的,陆景堂嫌弃不吉利,换成了景年之前常住的院落琉璃院。

    他亲自提的字,重新做了匾,陆景堂的一笔字,也是极有名气的。

    景年在这个院子里没住过几日,不过此次回京,就是常住。

    周管家引着他们进来,院里早早等着几个丫鬟下人。

    之前几年,景年要么在书院求学,要么跟着他五师兄天南海北的四处游学,都不适合带太多人。

    所以景年身边只有他三堂兄陆景平,还有一个书童松烟。

    陆景平,也就是三郎,他是景年离开学院那年来到他身边,在那之前,他和四郎都在陆景堂身边待了几年。

    当年陆景堂去云南后,曾给家乡去了封信,问二叔二婶,要不要让三郎四郎跟着他。

    那会儿三郎四郎两个已经十五了,在乡下读书不成,要么回家种地,要么去镇上县城,给人家当个伙计,混得好的话,数年后能当个掌柜。

    而且这个年纪,也该开始说亲了,前途一眼望得见头。

    虽然因为陆景堂的原因,兄弟两个在亲事上约莫能占些便宜——有些土财主攀不上陆景堂,很愿意把女儿嫁给陆景堂的堂弟,好歹也能算亲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