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王。

    不过,阴影也早已经出现了。

    只要有人就会分派系,一个大学宿舍四个人都能建五个群。庞大的光明教当然也少不了派系,随着漫长的时光发展,光明教稳定为了守旧派、革新派与……教阀派。

    教阀派是奥尔自己起的简称,资料上的长串单词直译过来是——世袭红衣主教家族。

    光明教的神职人员抛弃了姓氏,不可结婚,更不应该拥有孩子,但是,如今的教职人员什么样儿,已经不用多说了。

    红衣主教的人数不是固定的,在30到80人之间摇摆,可无论红衣主教人数如何变动,从一千多年前开始,其中必定有至少一半的人,出身五大家族。他们没有姓氏,但各国的贵族们,都知道他们的血脉传承。

    叶赛卡旁边那个小国利比尼斯,五大家族的人一抓一大把,最初的联姻,联的也是五大家族的姻。

    守旧派与改革派这两个本该针锋相对的派系,实际却是抱团取暖对抗教阀派。可是,看看历代光明教教皇名录就很明白,那两派完全是被吊打的,已经五百多年没出过非五大家族的教皇了。

    其余两派的存在,更像是五大家族特意留下来的,毕竟,一旦没有了他们,那就轮到五大家族自己内斗了,得不偿失。

    教阀统治的光明教,在分裂之前庞大可怖,仿佛不可战胜。但实际上,积弊已久——王权和神权、被剥削极狠的小教会与光明教、光明教自身的,都是老矛盾,但过去的两千年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看起来就好像还能这么过两千年一样。

    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安罗娜女王。

    她带来了工业革命,即使在她“死”后,工业革命也依然在稳步推进着。工业革命让农民离开了土地,工厂主当然希望工人们被焊死在工位上,他们也确实那么干了。

    随着工厂(当时主要为纺纱机、织布机,与各类机床)与大商场的建立,便宜的货品全面铺向世界,只需要几个月,世界就已经天翻地覆,两千年的平静被打破了。

    面对这种情况,教会的上层是没有什么反应的,因为当时的教会高层是可以和统治者共享商税的,甚至部分国家教会要拿大头。商业繁荣,让教会上层的收入变多了,他们很高兴。

    可对教会的中下层来说,情况却糟糕透了。

    农民进城,一边让乡下教会失去了大量的信徒(供奉者),另外一边,又让城市的中小教会不但没有创收反而还减收了,因为接收他们免费布施,寻求庇护的人多了,可来供奉的人,却没变多,反而也跟着少了——小作坊被大工厂挤破产,中下层为了生活也进入了没日没夜的工厂。

    教会上层不得不增加了对中下层的拨款,但他们又不能容忍自己收入的减少,多数教会高层转头就去要求增加税收的分成。

    奥尔看到这部分的时候,觉得当时教会的根本不是“神与王共分天下”,很显然,他们已经把各国的王室与贵族看成暂管自己财产的家奴了,他们可以对对方予取予求。

    最初各国是忍了的,直到普士顿在蒸汽机之外,弄出了更大的杀器——瓷器、纸张、铅字印刷术,以及丝绸。

    瓷器被女王弄出来之前,这个世界上只有陶器。

    虽然陶器也有陶器的好处,但是,作为日用品来说,瓷器对陶器是碾压级别的。

    不过安罗娜女王没有把瓷器抓在自己的手里,她把瓷器的秘方卖了,在当时交换得到了一处海岛,以及部分普士顿急需的资源。看起来是贱卖的,但也让普士顿拉拢了几大国的势力,并得到了诸如给商队方便之类的隐性好处——当时普士顿的境况可不大好,所以这算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另外女王脑子里的瓷器设计,可不是当时时代的人能相比的。避开中低端市场,专注于高端,也给普士顿带去了巨大的收益。

    不过制瓷业的出现,也彻底击垮了制陶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