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蝗灾已经控制住,但蕲州和晋州的灾后安置工作却进展的不太顺利。

    也只能说被委派过去的官员实在太不得力,人家韩峦都已经将主要的方法方针都摆出来了,虽然是针对淮都的,但他们也就只需要因地制宜地去灵活应用,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些改变,要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那就是他们的能力问题。

    这朝廷上的官员不仅有清官和贪官,还有无能的官员,霸占着自身能力不足以胜任的职位,这本身也是一种罪!

    更何况这还是在灾后安顿、安抚的大事上,一个弄不好就有可能导致百姓们心中不满,那之前那么漂亮的治灾效果也会跟着大打折扣。

    惠承帝召回了原本派去的官员,又是罚俸又是降级,但惩罚之后还是得想想该怎么解决,还是要派得力的官员过去。

    蕲州那边惠承帝准备让荣启和阮时衡过去。一文一武,文能出谋划策,武能稳定治安。

    至于晋州那边惠承帝就比较头疼了。

    武这一块惠承帝打算让宣景过去,难就难在与宣景搭配的文官实在不好选。

    有能力的大都位高,而宣景的脾气也不那么好,这两边要是一旦发生冲突谁都不服谁,那就麻烦了。可要是找身份太低于宣景的,又担心能力不足,既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不能对宣景起到钳制作用,惠承帝私心也不想让宣景在晋州“自由发挥”。

    就在惠承帝无比头疼之际,韩峦向惠承帝举荐了谢恒。

    韩峦直言当初的治灾政策其实有谢恒一部分功劳,是谢恒帮助他改良完善,要说这天下最了解这份治灾政策最能灵活运用的,除了他自己之外就是谢恒。

    惠承帝一听顿时大喜过望!

    谢恒好啊!

    谢恒本来就是他看重的臣子,聪明又识时务,而且平日也不见他与武将们有多少交集,再说现在谢恒还算是朝廷新贵,有一股锐气在,又真有这个本事,那真是没有比谢恒更加合适的人。

    于是惠承帝圣旨一下,直接让谢恒和宣景一道前往晋州。

    朝堂上能看透惠承帝心思的人不在少数,对谢恒那是又同情又羡慕,感受十分复杂。

    羡慕他被惠承帝看重,竟然委以如此重任,但又同情他是与昭武将军同行。

    昭武将军虽然不是性烈如火,但也绝对不是好相与的,特别是文臣武将的关系一向很微妙,而昭武将军几乎是作为武将之首,这能给谢恒什么好脸色?再说谢恒就算得陛下看重,但官职还是低了些,在昭武将军面前肯是人微言轻,而且说不准昭武将军还会因为谢恒得陛下看重而看他更不顺眼,到时候这日子可真是如履薄冰。

    谢恒若是知道这些人的想法肯定要大笑不止。

    这件事本就是他主动找韩峦,让韩峦到惠承帝面前举荐。

    从他知道惠承帝有意让将军去晋州开始,他就猜到这个文官不好选,所以在惠承帝头疼之际让韩峦将他捅上去。

    结果很和他的心意。

    他还从来没有跟将军真正意义上的一起共事过,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而且他确实了解灾后的相关策略,有信心一定能跟将军把事情解决好。

    当然,表面上还是得做出跟将军不是很合得来的模样,他真是喜欢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感觉。

    临行前一天晚上,阮时衡还特意叫谢恒去了趟阮家,说祖父有话要说。

    谢恒还以为是什么事,结果阮同甫一开口就是让他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跟宣景起冲突。

    蓝瓷香炉中白烟袅袅,桌上精美的茶具内是热气未散的香茗,墙上的字画相得益彰,竹帘落下一半,半遮半掩院中的山石景致,这般如诗如画的场景,谢恒却在阮同甫无比认真的劝诫中有些想笑,半点欣赏的精神都没有了。

    不过这也正常,阮同甫对将军的误解太深,思想又过于顽固,别说是他,就算是阮展鸿和阮时衡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