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离溟濛的眸中,隐隐射出锋芒来。

    铁鹞卫劫持皇帝,引燃宝琼阁,屠杀士族,栽赃于他,在雍州行事肆无忌惮。可他现在却不能和北宫达开战。他的实力还远远不能跟北宫达相比。

    在这一年里,加固城防,兴修水利,囤积粮草,储备物资,厉兵秣马。

    但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

    谢映之道:“主公想过没有,这两年里,一旦主公离京,大梁城总有人能搅起风浪,为何?”

    萧暥道:“因为大梁实际上并不在我控制之内。”

    这是原主留下的坑,当年迁都大梁,把整个盛京朝廷打包搬迁过来。这个朝廷还是盛京的旧班底,一直是杨太宰,柳尚书等盛京系为主、清流系为辅的士人集团把持着。

    这些人大多都出身显赫,眼高于顶,空谈经略,做事就推三阻四,即使勉勉强强干了,也是效率低下,敷衍了事。搞得很多事情他只能亲力亲为,殚精竭虑,疲惫不堪。

    最后他想出了推行科举取士,不论出身,唯才是举,说白了,他想找一些真正有能力,肯做实事的人。

    可是这一番新政,触动了雍州世族的利益,遭到了盛京系为主的士人集团的强烈抵制。让他深深感觉到了这一股在朝廷中盘根错节,无处不在的力量。

    谢映之道:“如今的朝廷政令不通,效率低下,别说是我们备战一年,就算是有三年,五年,又有何用?”

    萧暥明白,不但如此,这些人还时不时暗中给他使绊子。

    但这两年他一直东征西战,无暇他顾,没工夫整顿朝中。如今,大战在即,不能再拖了。除了军权,朝政之权也要掌握在手中。

    他道:“备战之前,我们要先收拢朝政之权。”

    谢映之点头:“这正是我今夜要和主公商议的。”

    烛火下,他清浅的眸子明晰清利,“今夜一场风雨,未必不是时机,明晨新春朝会,万象更始。”

    沉寂了多年的朝局,该动一动了。

    ***

    朱璧居

    容绪拨开珠帘,笑容可掬:“诸位都来了?”

    华丽的厅堂里灯火辉煌,桌案上摆放着美酒佳肴,但都没怎么动,杨太宰,柳尚书等人垂头丧气。

    因为年前的夺城之变,他们这些涉事之人被限制出城,不能去参加仙弈阁的新春雅集。于是便到朱璧居来打听消息。

    结果,等了半天,茶都凉了,容绪先生连个影子都没见到。

    这还不算,等到了傍晚,他们等得实在不耐烦了。今夜又是上元,正打算各回各家吃团圆饭,就传来了大梁封锁宵禁的消息。好了,这下谁都别想回家了。

    他们被撂在这里半天,搞得有家回不得,容绪才跟个没事的人似得姗姗来迟,众人的脸色都不大好。

    杨太宰端着手,不冷不热道:“容绪先生果然和萧将军的交情非同一般啊,街上都封锁了,我等寸步难行,容绪先生还是来去自如啊!”

    容绪环顾四周,才发现似得道:“诸位似乎颇有怨气啊?”

    杨太宰被他这若无其事的态度惹恼了,刚想拂袖站起来理论,但他坐得久了,腿都僵硬了,一个趔趄险些扑倒在桌上,反被容绪伸手搀扶住。

    “杨太宰稍安勿躁。”

    杨覆没好气地整了整衣冠。

    容绪施然在桌案前坐下,自取了酒杯,闲闲地斟上酒,“我来晚了,也是因为外头闹哄哄的事情耽搁了,让诸公久等,罚酒一杯。”

    柳尚书八风不动道:“容绪先生果然有外头的消息。”

    “确实有些外头的消息。”他又倒上一杯酒,但是没喝,挽袖洒在了席上。

    洒酒为祭,众人的脸色都沉了下。暗觉事情不妙。

    “诸位应该庆幸去不了仙弈阁。”容绪淡漫道,

    “据传今夜,三十多名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