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底气。别的,都是锦上添花。

    净涪将视线压下,落在那一张摆放在他面前的请帖上。

    七月初七,左天行的结婴大典。

    这一场结婴大典,净涪不愿意去,也不打算去。

    他去干什么?

    什么好处都没有,劳心又费时,他有那个时间那个心力,还不如去找一找那些个散落在景浩界各处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呢。

    早一日凑齐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他也能早一日提升佛身修为境界。

    他虽然三身同修,但三身并不是绝对分割,而是相依相辅。三身修为更是处于绝对的平衡。基本上,只要佛身、魔身、本尊三身中的一个修为提升,就必定会带动另外双身的修为晋升。

    这也是他的修为能够快速提升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如果不是净涪为了未来的长远考虑,特意选定佛身作根基,他完全可以凭借他当年在魔道上的造诣飞速提升修为。但那样一来,净涪日后的路也会很轻易地走到尽头。

    那不仅相当于自绝其路,更与净涪本心不符,不为净涪所取。

    净涪打定主意,随手将那一张请帖塞入褡裢中,又从褡裢里取出笔墨纸张等物什来,一一在案桌上摆放整齐,便就在这烛火下,提笔蘸墨,凝神抄写经书。

    如此,又是一夜。

    第261章 天剑宗内

    待到钟楼的钟声远远传来,净涪才放下手里的笔,抬起头去,就着桌上的烛火看了一眼外头的天色。

    天色沉暗,不如昨日明亮,空气中浸泡着一种厚重的水汽……

    今日会有雨,大雨。

    恰恰就在这一刻,外头吹过一阵大风,紧接着,就是大滴大滴打落在地面、屋檐、墙瓦上的雨滴。

    净涪推开门,往外头看得一眼,便就转了身,再度踱步回到了佛龛前。

    他就着佛龛侧旁的清水净了手,取过线香礼过佛后,才在佛龛前的那一个蒲团上坐了,顺道拖过蒲团前方的那一套木鱼,自顾自做起了早课。

    与留在自己云房里做早课的净涪不同,净怀、净古两人却是极有诚心的冒着大雨赶往了清壬大和尚的禅院。

    见浑身水汽的净怀、净古两人相携着踏入小法堂,合手弯腰向他们行礼,清壬、清集、清檽等大和尚也都各自点头还礼。

    净怀、净古两人仍旧在自己的蒲团上落座。

    屋中众人各自阖目静坐,平定心绪,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净古身侧空着的那一个蒲团。

    待到远处钟楼的钟声再次敲响,清壬大和尚合掌成十,低唱了一声佛号,便领着几位大和尚和两位青年比丘开始这一天的早课。

    早课结束后,净怀、净古各自望了望净涪的蒲团,又对视一眼,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由净怀开口,与清壬大和尚道:“清壬师伯,弟子与净古师弟两人昨日读那一部《浅解佛说阿弥陀经》经义,又再次潜心研读过《佛说阿弥陀经》,竟于此前种种体悟后又生出诸多不解,不知师伯……”净怀顿了一顿,又道,“与诸位师叔伯,可否与我等两人解惑?”

    清壬与旁边的那几位清字辈大和尚对视一眼,含笑点头道:“这自然是可以的。那么,你们又是在哪一处,生出了疑惑呢?”

    净怀和净古两人面上闪过一丝喜色,却也没有耽误,径直就将自己的种种不解问了出来,请求清壬及座上诸位大和尚的解惑。

    哪怕净怀、净古这两位青年比丘拿出来的疑问在诸位清字辈大和尚眼里都是极为浅显明白的道理,可只要他们拿了出来,问到了这些大和尚面前,清壬、清集、清檽等大和尚也都一一耐心解答,并未有过丝毫懈怠。

    许是因为净怀、净古两人心底隐隐藏着的那些不能与人明白道来的心思,这两位青年比丘在净涪不在场的此时,来往问答间,显得格外的用心。

    哪怕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